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九百六十三章 殺的就是這些擾亂軍心,投敵叛國的士大夫!-《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第(1/3)頁

    “前方就是燕人修筑的山海關了!”

    完顏宗翰帶著幾個親衛,藏身于山坡后,遙遙眺望遠方修筑的雄關。

    燕國修長城的過程,就是不斷拓寬邊境線的過程,其中遼東地區主要修筑了兩座雄關。

    一座名渝關,依渝水而建,源自燕山東麓,水量充沛,水流湍急,隋開皇三年筑,唐為東北軍事重鎮,遼國時期逐漸荒廢,如今重新修筑。

    歷史上三百年后,明洪武初徐達、劉伯溫復建此關,發現渝水水量減少,水勢減緩,已經不再適合作為軍事重地,東遷至石河一線,復用渝水關名。

    而后世對于渝關最為熟知的,還是因為這個乃是“山海關”的別名,不過有一說,明朝士大夫多是久居南朝之人,北地生疏,著書時將山海關與渝關混淆,造成后人誤會,最后才將錯就錯。

    現在不必要混淆,渝關就是渝關,而再往東六十里,再建山海關。

    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這個在后世太有名了,“萬里明長城,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吳三桂放了清軍入山海關,讓天下易主,后世唾罵。

    當然,明末的山海關有著無與倫比的重要性,歷經洪武、成化、嘉靖、萬歷、天啟、崇禎六朝修筑,耗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建成了七城連環,萬里長城一線穿的軍事城防系統,守的就是這個點。

    現在燕廷修筑的山海關,則遠遠達不到那個級別,東路也不會止步于此,僅僅是一個確保運糧線的過渡。

    先運糧至山海關,再一路擇要害之地修筑堡寨防線,如興城、錦西至錦州,最后正式入遼東,如此固然費錢費力,但金人騎兵可以襲擊的選擇就大大降低,不然糧道拉得太長,以輕騎的機動性,就要遭受無休止的襲擾。

    完顏宗翰此時在關外,看得就十分窩火。

    有錢了不起啊,雄關說修就修,堡寨說筑就筑。

    對不起,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自從燕云光復以來,長城就一直在修筑,綿延萬里還早,但東北一線已初具規模;

    大名府到燕京的大運河最快疏通,貨物南來北往,皇宮紫禁城也正式動工,打磨地基;

    還有即將到來的登基大典……

    一個安定的中原王朝,國力是恐怖的,尤其是統治者并不浪行的情況下。

    所以看到一座又一座雄關拔地而起,不斷向著遼東逼近時,連完顏宗翰這位迂回在后方的將領,都感到壓力感撲面而來,就更別提前線正在與燕軍抗衡的金人了。

    “必須讓燕廷生亂,我女真才能吸收漢民,鞏固統治,最終取代遼,成為強大的北方雄國!”

    氣憤之后,完顏宗翰倒是愈發堅定起完顏杲派給的任務,看著日落西沉,默默等待。

    等到天色完全暗下,敲鑼的聲音響起,工事停止,完顏宗翰做了個手勢,帶著麾下親衛迅速奔出,靠近還未完全修筑完畢的城墻,手足并用,不多時就翻了過去。

    此地同樣駐扎有燕軍,正在不遠處的山海所中,他們忌憚地看了看,特意避開有燈火耀起的地方,由熟知此地的向導帶路,在黑暗中飛奔起來。

    目標正是不遠處的蕃民村落。

    遼國戰亂后,不少人口南逃,燕廷對此來者不拒,不僅是漢民,其他種族照收不誤。

    就算是契丹人,都接受過來安置為蕃民,讓他們以幫工換取生活必需品,免于北方的兵災。

    蕃民甘之如飴,也參與到了長城建設之中,否則單靠重犯和匪賊,還真的沒那么多人手。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混進來不少金人諜細,燕廷無法統統審查,便用一個笨辦法。

    戰爭時期,蕃民只允許在邊關活動,可互相檢舉,一旦有發現胡亂走動者,以間諜罪緝捕。

    此舉有些類似唐初的政策,玄奘西行時就是被擋在涼州不得外出,最后偷渡出去,難免有誤傷。

    但確實極大限制了諜細的活動范圍,以致于完顏宗翰必須親自爬進來,在黑暗中飛奔。

    接下來的幾日里,他帶著親衛偷了馬匹,心驚膽戰地游走在附近的幾個村落里,熟悉周遭地形,與諜細分別接頭,安排調虎離山之策,對于接下來的行動越來越清晰。

    “那個人,就是任申先!”

    這一日,重新回到山海關建筑地的完顏宗翰,已是蕃民打扮,在干著苦活的同時,終于見到了主要目標。

    那是一隊被新押過來的囚犯,其余犯人都是垂頭喪氣,惴惴不安,唯獨一位面容清瘦的書生,哪怕身穿囚服,下巴依舊昂起,不像是一個囚徒,反倒像是一位斗士。

    其他囚犯詫異于這份趾高氣昂,山海衛的將士露出憤恨之色,監工的官吏則帶著幾分閑事莫管的態度……

    他們只管修堡壘!

    可不等這個修筑雄關的工地,接受這位與眾不同的囚徒,一陣騷動又傳來。

    因為連綿的車隊,出現在遠方的視線中。

    近了后,才發現這是一支相當奇特的隊伍。

    騎在高頭大馬上的,都是一襲涼衫,防灰防塵,維持儀態,坐在馬車里的,則是一身帽衫,戴烏紗帽,穿皂羅衫,再配合身邊的書童仆傭,恰似一群士大夫踏青出游。

    但他們現在抵達的,則是山海關的修筑地點。

    工部的官吏都怔住了,完全格格不入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