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是此人,蠱惑我等,為任賊說情!” “隨我們走吧,去刑部受審!” “我乃圣人之后!衍圣公之孫!誰敢動……啊!” “衍圣公的封號是前朝所定,我朝還未敕封,你拿前朝的封號,來壓今朝的官?拿下!” 當凄厲的嚎叫一路傳遍院落時,應宴而來的眾多士子噤若寒蟬,眼睜睜看著衍圣公的嫡系子孫被架了出去。 實際上,衍圣公這個封號,確實是宋仁宗時期敕封的,所謂“革唐代之失誤,法漢代之舊制,改至圣文宣王四十五代孫孔宗愿為衍圣公”,傳到現在,至今不過三代。 第二代和第三代還是兄弟,前者在十年前宋哲宗時期,爵位被廢掉,由其弟襲封奉圣公,具體原因未知。 后世對于衍圣公的封號,那是如雷貫耳,畢竟從宋朝起一直沿至民國二十四年,持續了整整八百八十年,即便改朝換代,這點也是不會變。 但現在至少在封號和待遇上面,還真的沒有達成共識。 這其實也是孔家既恨又慌的原因,他們懷念前朝的封賞,又怕新朝削減他們的待遇,所以供奉了趙宋皇帝的牌位,又積極參與到今朝的政事中。 現在,留于京中的孔氏子弟可以進一步參與到政事中了,直接被架了出去,押入刑部受審,交代出他是如何竄連各家,聚于衙門煽動廷杖,又齊齊請命,免任申先死罪,方有今日大禍…… 然后士林炸鍋了,能上奏的紛紛上奏。 這次議事不再是明德殿,而是崇政殿。 面對文武群臣,甚至各國使臣。 “宣圣乃萬世名教宗師,歷代崇尚,有隆無替,待其子孫,自當與常人不同!” “伏望君上,念先師扶世立教之功,寬其子孫桎梏之刑!” “有罪處之,亦當從厚……” 眼見諸多文臣紛紛出列,言辭懇切,全是請求,李彥面無表情地聆聽,直到無人再上奏,才開口道:“諸位卿家可有異議?” 刑部侍郎裴宣頓時出列:“臣請奉《燕律疏議》,望君上御覽!” 群臣馬上知道,這是早就準備好的,眼睜睜地看著奏本呈上,再看到這位君上以一貫一目十行的風格閱覽完,開口評價道:“禮法合一,科條寬簡,用刑持平,語言準確……好!蔡相念誦一遍,予群臣聆聽!” 厚厚的奏本呈到蔡京面前,這位自從御史風波后就很少發表見解的宰相朗聲道:“臣遵旨!” 隨著他語調清晰,娓娓道來,群臣凝神細聽,眼神倒是漸漸變得奇異。 平心而論,對于稱王建制后安排的六部官員,許多前朝臣子都有異議,覺得雖是功臣優先,但許多職位的安排,也太抬舉那些并無政事經驗的粗人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