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沒有發現,自己轉身離去的剎那,夫郎的目光就變得十分冰冷。 這位大遼公主為李乾順生的兒子,已經被立為西夏太子,而歷史上這對母子對遼國感情一直深厚,西夏選擇放棄遼國,與金結盟后,太子就悲憤不已,在遼滅亡后就憂憤而死,年僅十七歲,皇后傷愛子夭亡,憂祖國滅亡,憤李乾順無情,也絕食而死。 歷史上兩人當了二十年的夫妻,感情深厚,李乾順對于妻兒的喪命十分傷心,十多年都沒有再立皇后,但現在雙方僅僅做了四五年夫婦,天祚帝之前又干了那等事,嚴重影響夫妻關系,感情不咸不淡,此時眼見皇后不顧西夏利益,一心只想著救遼國,自是相當不滿。 不過李乾順也沒有直接發作,因為他還希望利用這種聯姻關系,從滅亡的遼國身上得利,胳膊肘往外拐的皇后也是暫時可以忍受的。 最重要的還是軍事實力。 吩咐班直傳令,一位身材魁梧的年輕官員,很快來到身后行禮:“臣弟拜見陛下!” 李乾順的態度又是不同了:“免禮!” 這位正是他的弟弟李察哥,受封晉王,目前是兵馬大將軍。 外戚的勢力掃空后,李乾順采取的正是通過分封皇族,來掌控權力的辦法,朝堂上有實權的重臣,大部分都是皇族血脈,但也留有一部分位置給外族人,而察哥作為信任的親弟弟,握有最關鍵的兵權。 對于這位,李乾順也不繞彎子,直接問道:“朕御駕親至,地方局勢可有變化?” 察哥回答得很直白:“自橫山羌投燕,部落多懷異心,監軍失控,索取無度,今陛下親至,倒是收斂許多,只是除祥祐軍、嘉寧軍、靜塞軍三處,其余依舊不肯聽調,更不愿與燕交鋒。” 李乾順道:“翔慶軍和神勇軍也不聽調?” 察哥道:“索要軍糧,若不予軍糧,就不出兵……” 居然提出這么過分的要求,李乾順抿了抿嘴,最后問道:“各部的擒生軍呢?” 察哥道:“這點陛下倒是不必擔心,擒生軍已經荒廢,他們折騰不起風浪來!” 李乾順苦笑:“這可不是好消息啊……” 西夏除了中央侍衛軍外,還有地方軍和擒生軍。 李元昊立國時,將全國分為左右兩廂,每廂又分別劃分出六個地方軍區,各區設監軍司,負責指揮本區軍隊,各監軍司均仿宋制,立有軍號,并有固定駐地,如翔慶軍、神勇軍、和南軍、朝順軍、甘肅軍等等。 這些軍隊里面,以翔慶軍和神勇軍地位最高,滿編的話有十萬,全國監軍司所統軍隊總數約為五十萬人。 實際上,別看制度和宋朝很相似,但西夏自有國情,軍隊仍以部落為基本編制單位,出兵作戰時,以銀牌召各部落長,面授作戰任務,再由部落首領,統率其全部落的軍隊,參與大戰。 現在的問題,就是自西夏衰敗以來,各部落首領不愿意參戰了。 畢竟這些年就沒打過勝仗,以前可以殺宋人,奪武器,扒盔甲,互市也能分到好東西,各部都踴躍參加,現在盡吃敗仗,而且西夏朝廷本來就不負責提供軍械和糧草,都是士兵自帶,這誰還愿意來? 李乾順:你們要來了,我才能打勝仗啊! 部落酋長:你打了勝仗,我們才來啊! 陷入循環… … 當然也不能全靠這些普通士卒,所以又有一支擒生軍,由各部落首領挑選精騎組成,共十萬人,顧名思義就是以生擒敵軍當奴隸為目的,這支軍隊在同北宋軍隊的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殘害了許多宋人。 結果也廢了。 因為依舊是老對頭西軍鎮守邊境,他們根本抓不到人。 以前中原王朝但凡改朝換代,四周異族都能得利,撿一撿便宜,可這回遼國被打得不能自理不說,邊境都不帶換人的,依舊是知根知底的熟面孔。 西***為安西軍后,精神面貌還變得越來越好,武器軍械明顯提升,糧食也不是全靠堡寨屯田,得節約著過日子,由朝廷供給,自有肉食享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