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完顏阿古打哈哈一笑,排眾而出,昂起頭道:“遼帝陛下可看清了,若是弓弩瞄不準(zhǔn),本王可以再度上前些!” 雙方唇槍舌劍,但也真的看清彼此,視線刺在一起,迸發(fā)出無形的火花。 如果按照《遼史》記載,歷史上的完顏阿骨打,給天祚帝留下深刻印象,是在一場“頭魚宴”上,酒至酣處,天祚帝命諸位酋長依次起舞,其他酋長都進行了一番熱舞,獨有完顏阿骨打推辭說不會跳舞,再三讓他跳,始終不肯聽從。 這就招惹了殺身之禍,天祚帝偷偷招來樞密使蕭奉先,有言“阿骨打意氣雄豪,顧視不常,可托以邊事誅之,否則必貽后患”,蕭奉先則認為,這就是一個不懂禮義的粗人,又沒犯罪,無故誅殺會造成極壞的影響,打擊女真諸部的熱情,即便真的膽敢叛逆,女真小族也不會有作為…… 然后完顏阿骨打回去,三年后就成立金國,將遼國打得抱頭鼠竄。 《遼史》是金人修的,里面 會不會有些對金太祖的吹噓夸大,這點不好說,畢竟類似的故事有好幾篇,都是強調(diào)完顏阿骨打怎么被遼國統(tǒng)治者忌憚,卻又最終沒有被下手一樣,何況但凡隱秘的對話都有詳細記錄的,都要打個問號。 相比起來,這個世界的雙方倒有點這個意思了,耶律延禧早早覺得完顏阿骨打是禍患,卻終究沒有痛下殺手,此時眼神痛恨的同時,也不免涌起濃濃的后悔:“此等英杰,早該滅之!” 但他又有疑問:“完顏阿骨打,你率軍奔襲我上京,是要滅我大遼國祚?” 完顏阿骨打干脆回應(yīng):“是!” 城墻上一陣騷動,遼國臣子都露出憤恨之色,耶律延禧反倒有些平靜,繼續(xù)喝問:“我大遼與燕定有攻守同盟,燕王若是打著為遼復(fù)仇的旗號,你們當(dāng)如何?” 完顏阿骨打道:“遼帝陛下多慮了,便是沒有這旗號,燕王也早早將我金國視為大敵,并無區(qū)別!” 耶律延禧道:“怎么沒有區(qū)別?你們難道就不希望大遼出兵,相助攻燕么?” 完顏阿骨打聲音里透出諷刺:“遼帝陛下,我金軍雖不能勝燕,燕軍也無法滅我,換成遼軍,早就被殺得丟盔棄甲,一敗涂地了……既為弱者,如何想要左右強國的戰(zhàn)爭?” 耶律延禧怔住,片刻后苦笑道:“原來是這樣,怪不得你們從來沒有真心爭取過遼的支持……看來朕還是沒有習(xí)慣,遼國已經(jīng)變得弱小了啊!” 見天祚帝語氣里飽含悲痛,身側(cè)的蕭奉先感到主辱臣死,挺身而出,朝下呵斥:“陛下仁慈寬厚,允許你們女真得高麗,立金國,你們此前還知恩圖報,獻糧賑災(zāi),現(xiàn)在卻敢以下犯上?還不速速退去!” 完顏阿骨打?qū)τ谶@位更加輕蔑:“可笑,放任我女真在高麗立國,根本不是仁慈,而是膽怯,你們契丹人如果有勇氣,早該消滅一支仇視你們的族群,而不是養(yǎng)虎為患!” 蕭奉先震怒:“你說什么?” 完顏阿骨打此行打定主意,屠戮契丹貴族,再用這些貴族手中的財物,收買其他族群之心,將遼國最大程度地吞并下來,壯大女真。 既然契丹是敵人,當(dāng)盡力宣揚,占據(jù)大義,聲音揚起,傳遍四方:“難道不是這樣么?這百年來,我族的勇士為契丹人采珠捉鷹,搏命犯險,極盡效忠,最終得到的,卻只有剝削與凌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