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九百七十七章 登基稱帝-《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第(2/3)頁

    當耶律得重帶著長長的隊伍,通過長城邊境的審核,踏足燕云的土地,不禁有種恍如隔世之感。

    曾幾何時,他還是南院大王,坐鎮燕云,管轄著這片遼國最富饒的土地。

    但也有著巨大的壓力,要給契丹貴族源源不斷地送去米糧,必須苛責麾下漢民,苛捐雜稅,沉重至極。

    為此他經常巡視,就是看那些子民的承受是否到達極限,會不會官逼民反。

    只要受得住,就拼命壓榨,最好勉強活著,又疲憊得沒有力氣多想別的。

    他曾以為這是最好的統治之法,直到現在深入燕地,正好到了秋收之時,一路所見,都是盈車嘉穗,五谷豐登,那燕云百姓的臉上,彌漫的也不再是茫然與麻木,而是由衷的豐收喜悅,才不禁有了新的認識。

    “可惜我契丹人沒有這么多肥沃的土地,不過聽說漢人的中原范圍,也沒有到達這里,都是逐步開墾的……”

    耶律得重看著很是眼熱,對著天壽公主道:“趁著這段時間,我族要好好培養一些開墾荒田的人才,西去重立遼國,移民墾荒,才有根基。”

    契丹經過這么多年的漢化,早就不是純粹的游牧民族了,自然重視這方面的知識,天壽公主卻依舊覺得很奇妙:“貧瘠的土地,也能開墾成良田么?那我們大遼的田地,為何始終不足?”

    耶律得重道:“不是所有都能開墾,更要付出巨大的心血,我這段時間跟燕廷工部的官員也有交談,知道現在工部也在推廣新式農具,還在研究出新的肥料。”

    “宋人本就有了綠肥、水肥、堆肥、泥肥、火糞、灰糞,燕廷更在此基礎上,研究出了‘糞丹’和‘農藥’,已經承諾給西遼互市的資格,讓我們能夠在那里扎根,確保東西方商路的貫通……”

    “大唐極盛之時,疆域遼闊至極,安東、安北、單于、安西、北庭、安南六大都護府,任何一個都能比得上如今中原大地的半壁江山,商路遠達極西之地,有著奇特的昆侖奴販賣過來,燕王想要恢復的就是這條路了。”

    天壽公主聽了都不禁有些向往:“燕王的目標是恢復盛唐的強大?”

    耶律得重道:“燕王的所作所為,與唐朝相似,但制度早有不同,沒有恢復昔日疆域之意,并非一味的效仿前人。”

    天壽公主有些難以理解,在她看來疆域面積自然是越龐大,才顯得越有面子,既然燕國強大,理應一路擴張。

    耶律得重笑笑:“你現在還不懂,等你看看金國的下場,就知道了!”

    提到金人,天壽公主露出刻骨的仇恨:“弒我遼主,奪我江山,他們不會有好下場的!”

    耶律得重希望如此,卻不放無謂的狠話。

    自從上京易主,奚王又三度被金軍擊敗,單從軍事局面來看,金無疑取代了遼,成為北方的霸主。

    但在接受遼國遺留方面,出現了不小的問題。

    因為有著大量的人口外逃,以契丹人最多,其他各族也都不少,以致于金軍不得不設立要塞阻攔人流。

    而燕軍由東西兩路撤軍,就像是兩條手臂,先是張開,然后緩緩合攏,護著大量人口回歸燕境。

    起初耶律得重覺得燕軍就這樣放棄遼東,實在有些可惜,直到發現源源不斷的人涌向長城,才意識到這場爭奪的關鍵:“金國雖然滅了我大遼,但他們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好處,看似疆域遼闊,實則虛有其表,不僅難以壯大,甚至會拖累兵事。”

    “如此滅國的后果是,即便那完顏阿骨打再是雄主,也要十年治理,才可能走上正途,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燕國根本不會給它喘息那么久的時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