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龍王托夢,當真不假,神道復蘇有望,我等不負陛下圣恩啊!」 陶世恩歡喜的聲音回蕩在廳堂內,看向召集過來的各派道人:「諸位前輩以為如何?」 夢見「龍王」的不止李彥一位,幾乎是他蘇醒后未多久,各船就發出信號,將人員統統往中央的寶船召集過去。 這艘寶船是太一道所提供的法器,舟身修長,雕梁畫棟,極近華美,其內有福地靈區的奇效,空間寬敞。 此時陶世恩立于廳中主位,兩側是清一色的正一派傳承,陶隱也站在后方,就聽著各派都有人應聲造勢:「小天師所言極是!」「正因為小天師出馬,此行才如此順利啊!」 陶仲文父子所在的神霄派,與清微派、東華派、凈明派、太一道等等,都是正一道的分支,世俗稱為天師道,其始祖是漢末張道陵,衍化至今,早就開枝散葉。 正一道各派也有明爭暗斗,但大體上同氣連枝,但凡哪一支出了天師,其他各脈都要鼎力支持。 所以邵元節引薦了陶仲文,陶仲文又通過種種手段,將各分支團結起來,如今拱衛在兒子陶世恩身邊,再面對登上寶船的沖虛子、曇陽子等人,天然有了壓制。 沖虛子正是羅萬象的師父,老道士性格平和,面對著倨傲的晚輩,依舊十分淡然:「老道并未得龍王托夢,不敢妄下斷言。」 曇陽子的性情就不一樣了,這位滿頭銀發的女冠***地道:「老身也未夢見,這龍王倒是會挑,盡選些修行不夠,心境不足的,莫不是賊人所謀,心虛所致?」 這話就太得罪人了,話音剛落,得到托夢的道士神情立變,陶世恩的臉也沉了下來:「龍王復蘇在即,神力自非全盛時可比,做出取舍,有何奇怪?兩位師叔以修為定高下,難道不是心思偏頗,才未得龍王垂青?」 眾人附和:「不錯!不錯!」 曇陽子道:「老身不與爾等辯駁,就說接下來的行程,是不是真如這「龍王」所言,不再入深海,即刻返回?將來東海出了任何事端,想來是由陶師侄一力擔責了?」 陶世恩沒想到這位直來直往,沒有半分緩和的余地,不禁滯了滯。 眼見這位有點鎮不住場面,太一道掌門玉璣子開口:「曇陽師妹不必急切,我等聚首,是為了神道大局,非一人一家的責任,更不可如那凡俗將士般畏首畏尾,錯失良機!」 陶世恩得了臺階,也接上道:「玉璣師叔所言極是,我們在此爭論龍王真假,其實并無意義,關鍵是要讓龍王復蘇,守護東海,不負陛下圣恩!」 曇陽子毫不客氣地評價:「立功心切,又怕擔責,如何扛起大任?」 沖虛子則平和地將話題拽回:「諸位之意,接下來當是進是退?」 「龍王有言,「復蘇在即,凡人勿擾」,顯然并非讓我等退去,是要讓不知情的凡人莫要接近,也是為了保護生靈的安全……」 艦隊才離開杭州一日,陶世恩本就不可能掉頭返程,卻是另有圖謀,此時燕國地圖終于展到盡頭:「如那位李醫師,就不該親自涉險,貧道會派人將之送回杭州。」 人群里的陶隱目光一厲:「原來是為此!」 曇陽子則冷冷駁斥:「李時珍是道醫,本就與我道家密切相關,其醫術通神,土地蘇醒全靠其醫治,若無此事,我等都不會聚集于此,你欲將他趕走,豈非過河拆橋?」 陶世恩搖頭:「神道復蘇,與我父親作蘸祭祀大有關聯,李醫師只是恰逢其會,如今龍王遠非土地小神可比,如何能指望此人的醫術?」 廳堂內靜了靜。 這話去騙騙外行也就罷了,在道門面前說,實在有些掉份,偏偏不太好反駁,畢竟涉及 到那位天師,又有嘉靖的認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