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目送楊金水不緊不慢地離去,嚴嵩看向嚴世蕃道:「嚴侍郎在這里稍候……」 又對著徐階道:「徐閣老,我們走吧!」 兩位閣老拿起青詞,朝著謹身精舍里面走去,只留下嚴世蕃胸膛劇烈起伏,眼中怒意閃爍,在屋內轉起圈子來。 「當著外人的面,駁我的面子,就不怕傷著我?有這么當爹的么!可惡!!」 但這位再是乖戾,也終究不敢在內閣咆哮發作,轉了好多圈,終究平復下來,露出沉思之色。 漫長的等待后,與嘉靖一起向天祈禱的嚴嵩和徐階終于回歸,嚴世蕃的神色已經完全恢復,與徐階假惺惺地告別,扶著嚴嵩一路出了西苑。 回到家中,婢女下人涌上,服侍著兩人入了正堂后,嚴世蕃才開口問道:「父親可以告訴兒子原因了么?」 嚴嵩以一貫的調子,慢吞吞地道:「很多方面,此事風險很大,就不該由你來出頭……楊金水是個人才,將來接呂公公班的,指不定就是這位,你可以與他多多往來。」 嚴世蕃皺眉:「想要賺銀子,就沒有萬無一失的事情,父親既然看好楊金水,為何不順勢賣他一個好呢?這織造局的重建,可是關系到內廷的影響力,能否再次擴充到民間的!」 嚴嵩道:「你覺得能?」 嚴世蕃道:「本朝初年,陛下就將天下各地的鎮守太監、稅收太監盡數革除,東廠又被錦衣衛壓得抬不起頭來,縱觀我大明,不用宦官,以本朝為最……」 「可此前陳洪任了東廠督公,卻于江南遇害,如此一來,陛下再不抬一抬內臣宦官的地位,恐怕就真的要失衡了……」 「呂芳正是看準了這個機會,才派了楊金水出面,如今司禮監推行織造局,不僅緩解國庫空虛的危機,還能順理成章地讓內臣的影響力重回民間,沒有比這個再合適的機會了!」 嚴嵩露出贊許:「你靜下心來,是能把大事想明白的。」 「這確實是呂公公的打算,他在用楊金水為秉筆太監時,就應該考慮到了這點,不然以呂公公的沉穩,還會再壓一壓楊金水,省得出頭太快,栽了跟頭……」 嚴世蕃倒是聽糊涂了:「既然父親知道呂公公的安排,那又何必阻攔呢?這不是憑白得罪人么?」 嚴嵩問道:「老夫剛剛是怎么拒絕的?」 嚴世蕃眉頭一動:「父親并沒有拿祖制說事,而是批判張經和李天寵的提議「立論輕率,大而無當」……」 想要反對織造局很簡單,「不許寸板下海」是祖制,祖宗之法不可變,一句話就頂回去了! 想要贊成織造局也很簡單,海禁的核心,禁的是民間貿易,官府賺錢是不攔著的,真要不許寸板下海,鄭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 官字兩個口,向來是正反話都能說,不過如果要從祖制為出發點,以后想要改變,倒是難了。 嚴世蕃說到這里,已經意識到,這位老父心中是贊同織造局的:「父親否了此次的提議,是準備后面由我們的人提出?這張經和李天寵,不值得如此鄭重對待吧?」 嚴嵩提醒:「浙江不止張經和李天寵,還有胡宗憲。」 嚴世蕃都把那個小官給忘了:「區區一個七品小官……」 嚴嵩搖頭:「胡宗憲在軍中頗有威望,將領擁護,得錦衣衛舉薦,已經被陛下記在心里,提及過三回。」 「別看此人現在還是巡按御史,用不了多久,就是青云直上,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浙江,將來總督江南兵務的,或許就是他了。」 「可惜了……」 嚴嵩嘆了口氣,顯然為胡宗憲這樣的人才,沒有投靠 嚴黨感到惋惜。 嚴世蕃的眼中則冒出兇光來:「父親看得長遠,我們便是把張經和李天寵調離了浙江,真要由胡宗憲接任,到時候江南織造局重開,反倒為此人做了嫁衣裳!如今財政窘迫,織造局乃財源之地,萬萬不能為胡宗憲所控!」 嚴嵩道:「還有戶部尚書方鈍,此次戶部只能勻出三十萬兩,他還記掛著「湖南免山糧,湖北免水糧」,要免兩地百姓的賦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