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內閣值房。 嚴世蕃心情煩躁,頗有些坐立不安。 對待原本就在里面值班的呂本和徐階,更是愛答不理,好似他的輩分更在兩位閣老之上。 呂本是真的好脾氣,徐階則是隱忍出好脾氣,維持著客氣。 他們客氣,嚴世蕃就愈發不客氣,眼睛一斜,落在徐階身上,突然問道:「徐閣老可見過我的幼子?」 嚴世蕃這般德行,嚴嵩的精力又全部放在朝政上面,沒可能教導孩子,下一代的教養可想而知,唯獨一個最成器的,娶了陸炳的女兒,而如今最小的兒子才五歲,已經是出了名的不學無術,惹是生非。 但到徐階嘴里,卻變成了:「妙歲靈動,資慧過人,前途不可限量!」 嚴世蕃哈哈一笑:「多謝徐閣老夸贊,我這兒子還是要多多管教,聽聞閣老的孫女聰慧過人,教養極佳,不知可有婚配?」 呂本事不關己,都聽得臉色微變,徐階則平靜地道:「我兒長女,已經許配人家,次女剛剛出生……」 嚴世蕃道:「那就次女吧,相差五歲,倒也不過分吧?」 徐階心頭一沉,還想努力一下:「現在定親,為時過早。」 嚴世蕃大手一擺:「早什么?娃娃親不是更好么,讓孩子知根知底,多多了解嘛,還是徐閣老看不上我父子?」 徐階干聲道:「小閣老這是哪里的話……」 嚴世蕃立刻就把話定下:「那好得很,到時候選個良辰吉日,我兩家定親,等到我兒和徐閣老的孫女都長大,八抬大轎將她抬進我嚴府!哈哈!」 后世有一個著名的謠言,說徐階為了巴結嚴嵩,把自己的嫡孫女,送給嚴世蕃的兒子做妾。 這個故事出自《萬歷野獲編》,原文是「徐華亭為嚴分宜所猜防,乃以長君太常璠次女,字世蕃所愛幼子。分宜大喜,坦然不復疑。及世蕃逮至將就法,則此女及笄矣,太常晨謁乃翁,色怒不言,偵知其意,遂鴆其女以報。華亭囅然頷之,不浹日而世蕃赴市矣。」 這段話確實在攻擊徐階,但并不是把孫女作妾,以雙方的身份,作妾是違背世俗常理的,反倒會引發嚴嵩的懷疑,就是正常的聯姻,通告朝野,對外表明了雙方的親密聯系,才會「坦然不復疑」,因為那樣嚴嵩覺得徐階承受不起背叛的代價。 關鍵是后面,等到嚴家倒臺,嚴世蕃被逮捕歸案,即將執行死刑,徐階的孫女年方及笄,尚未出嫁,他的兒子徐璠某日早上去父親那邊定省,發現徐階臉色含怒不說話,頓時明白父親的心思,回頭就毒死了這個女兒,再行匯報,徐階這才「囅然頷之」,高興地點頭微笑。 故事的精妙之處在于,聯姻是真事,悔婚也是真的,后來徐階被言官彈劾的時候,言官的奏章有提及,說徐階在嚴嵩當權的時候,沒有任何挽救朝政的行為,反而和嚴嵩聯姻,嚴嵩一倒就翻臉,這非常不厚道,可見徐階不是真君子。 但唯獨一件事,孫女被毒殺的細節,就屬于腦補了,那種先看徐階臉色,再去殺女,回頭來稟告,徐階樂呵呵的細節,一看就知是文人筆記的風格。 當然,考慮明朝士大夫的門風和做派,或許歪打正著,那個孫女還真是被徐家為了維護名聲給逼死的,但傳著傳著,變成作為妾室嫁過去,就當真離譜…… 現在嚴世蕃一時興起,沒臉沒皮,要強迫徐階聯姻。 這種手段很無恥,但確實有效,一旦同流合污,誰相信你什么忍辱負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