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除非現在的天地本源里,有著它不愿意面對,也不愿意刺激的存在!” “我!” 逐步分析,到了這里,李彥化作一束奇妙的因果之弦,參與到三界洪流之中。 之前的他,并未深入其中,而是尋求一種超然的姿態。 作為外來者,這只是一趟歷練的路程,毋須與一個異變的世界合一。 何況他的修行,向來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從不好高騖遠,以目前的境界,觀察可以,但想要屹立于浪尖,卻還不足。 但此時此刻,李彥摒棄那些,直接深入其中。 然后…… 一切水到渠成! 堪稱一蹴而就! 李彥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占據了少部分因素,更關鍵的是,異變后的天地元氣,迫不及待地拉著他進去,對深入本源之海的舉動,抱著歡呼雀躍的態度。 “怪不得來到這個世界不久,我的醫術,就開始對土地山神起作用,能夠將祂們從沉睡中喚醒,驅除污穢……” “怪不得天書融合,密探諦聽威能暴漲,能夠跨越天人二界,直達蟠桃園,與王母娘娘面對面交流……” “倘若那個王母是真正的王母,而不是一個類似于人工智能的空殼,恐怕早就察覺到這份異常!” “異變后的天地環境,是為我量身定做的!” “如果不是我一直戒備著,抗拒著,早就能發現,本該屬于天書的力量,逸散到了天地之中,形成了這個獨一無二的后門!” “這才是真正屬于‘始祖’的覺醒!” 答案終現。 異變后的天地,確實不適合神佛,不適合修行者,但極其適合他。 原因很簡單,無論是不是有意,這天地的異變,都有他的一份影響,且是至關重要的影響。 而三藏顯然也意識到這點。 天地異變后,本源比重的次序,對方占第一,它這位實際推動者反倒排第二。 有鑒于此,才選擇默默蟄伏,沒有輕舉妄動。 這是必須的謹慎,在三教之祖都沉寂的關頭,還能阻止三藏真經的,就剩下那位不知何時覺醒的“始祖”了! 當弄清楚這些,李彥也就徹底明白了,三藏對于自己,為何會有那樣的態度。 在私自感情上,三藏或許確實有著感激與分享之意。 但對于那宏大的追求而言,這絕非止步不前的理由。 可如果加上功敗垂成的顧忌,它當然愿意暫時忍耐,甚至與悟空保持默契,等待李彥做出抉擇的原因。 哪怕最終李彥沒有選擇它,也好過直接沖突,暴露弱點。 但恰恰是這份態度,反倒暴露出了真相,最終被李彥洞察。 “天書三卷,我融合了天地兩卷。” “地之卷天賦,密探諦聽,可上窮碧落下黃泉,遍聽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一切秘密。” “天之卷天賦,則是真武圣體,吸納外界天地元氣,為己所用。” “如果外界的元氣,本來就充斥著自己的力量,再開啟圣體,又將是何等神威?” 李彥有著期待。 何況還有人之卷。 他有種感覺,最后的融合已經近在咫尺,如果早些走出這一步,那初來此世的一切,應該就能統統想起,也會意識到自身的獨特。 而無論如何,都會有著第三個天賦的重歸,在這個獨特的環境下,具備著無與倫比的威力,甚至不再局限于限定的使用次數。 但是…… 妄言必勝仍舊是不現實的,并且交鋒的機會,或許只有一次! “我現在是占著本源之海的首要位置,三藏不敢輕舉妄動,一旦我以真武圣體,將天地元力統統抽取過來,加偉力于一身,或許會瞬間趨至前所未有的強大境地,但也給了三藏趁虛而入,進入本源之海,接管三界權柄的機會。” “到那個時候,它只要擋下我的攻勢,就再無破綻,趨至無敵。” “它已經解決了三教之主,固然不敢冒進,擔心在最后關頭被我所阻,以致功虧一簣,但于我而言,又何嘗敢輕易宣戰?” 對外界來說,李彥的思索僅僅是片刻,卻已經有了全盤的考量,定下心神后,問出了一個在場雙方誰都意想不到的問題:“嚴世蕃呢?” 悟空那邊根本不知道這是何人,面面相覷,三藏則微微一怔,佛掌翻動,一道身影浮現出來:“此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