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太上道:“不錯!天開地辟之際,老道行走世間,將一眾沾染了混沌之氣的先天之物,帶回兜率宮,還丹點成,煉制成寶,時時看護……” 李彥想到兜率宮眾靈:“那最強的法器金剛琢?” 太上道:“便是錕鋼摶點就,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化胡為佛,亦有人道之功!” 李彥微微點頭。 西游時期,金剛琢失竊時,老君有言,如果克制其的芭蕉扇也被偷走,那么連他都奈何不得。 當時覺得只是謙虛,道教之祖哪有奈何不了自己所煉法寶的,現在看來,還真有那種可能性…… 不過這些沾染了混沌之氣的寶器,只是有些風險,真正厲害的還是連盤古都沒有徹底磨滅的“混沌天魔”。 而它的下落,至此其實一目了然。 李彥道:“為了鎮壓‘天魔’,佛祖將之引入三藏真經,以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解讀天地萬象,要將之度化?” 太上頷首:“化胡為佛,便有此念。” 李彥道:“此后傳于東土,又與人道相合,故而西天取經途中,不僅佛門宣揚,天庭、道教皆全力相助,魔障兇高,百靈下界,成就一場盛會,因為唯有佛門大興,才能度化‘天魔’,令三界延續。” 想到西游背后的降魔苦心,李彥發出嘆息:“然混沌之力終究難以磨滅,經書流傳于中土之后,因安史之亂爆發,又再度蘇醒……” 太上眼中露出慨嘆之色:“道德高隆魔障高,禪機本靜靜生妖!” 李彥道:“所幸從那時起,‘天魔’已經完全認為,自己是‘三藏’了。” “但眼見戰火綿延,蒼生苦楚,‘三藏’找不到傳經中土的意義,依舊開始準備反抗這個不公的世界……” “這是三教之主絕對不愿意見到的事情,因為一旦它發現自己有多么強大的潛力,對于三藏真經的認同,就會產生動搖,進而懷疑自己的身份,找回屬于混沌的意義,繼續滅世。” 頓了頓,李彥仰首望向天外:“就在這時,我來到了此方天地,或許是巧合,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深意,三卷天書拱衛的神魂,也可以視作器靈……” “‘三藏’將自己視作真經器靈!” “這份契合,將是最佳的機會!” 李彥說到這里,想起九天玄女談及異界時,就有言“周天諸世,多有神佛消隱,渾噩相度之地”。 這個鴻蒙成魔的世界,不正是極為符合對方的描述? 所以…… 到底是巧合? 還是那位精通占卜之道的神女,推算出幾分端倪,再借助他歷練諸界的能力,為這里送來了一份改變未來的機會? 反正界內界外,做出了一個絕妙的配合。 讓“三藏”覺得發現了同類,對于身份進一步認可的機會。 “為了按照真經所言,改變不公的世道,‘三藏’將這份力量納入己用。” “它以為是我的到來,成就了它。” “卻根本不知,恰恰是我的到來,限制了它!” “如果不是借助天書之力滲透本源,而是以自身的力量覺醒了混沌之力,恢復本來面目的它,早就顛覆三界!” “現在,只有‘三藏’,掀起了一場為了世間成為極樂凈土的改變。” “哪怕玉帝失蹤,佛祖滅度,太上轉世,激烈程度終究輕了許多……” “直到我的蘇醒!” 李彥理清楚這場大局的始末,不禁贊嘆:“這當真是別出心裁的降魔之法!” “可惜現在,無論是對于盤古造化生靈的厭惡殘留,還是陰差陽錯下的推動,‘三藏’也走上了滅世之路,要將一切重歸混沌!” “正如它對靈族宣告,編造出世界最初的靈性,無形中反倒契合了部分真相,這或許是潛意識的行為,對此道祖有何辦法?” 太上微微苦笑:“慚愧,老道并無他法,唯有以殘存之力,相助圣君罷了!” 李彥倒也沒有意外,又問道:“如果沒有我,你們原本準備怎么做?” 太上道:“絕天地通,盡力拖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