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始祖,不用再抵抗了,你我誰都奈何不了誰,污穢的三界,只會歸于終末!” “那何嘗不是大自在?大解脫?” 李彥和太上的交流,位于心識之中,于外界而言,與三藏的交鋒則始終沒有停止。 而兩者的力量,逐漸抵達了一種持平的狀態。 李彥順利地深入天地的本源,三藏也緊隨其后地追了過去,雙方對元力的利用率越來越高,交鋒的威力越來越強。 世界的毀滅,已然近在咫尺。 三藏道出這番話的時候,眉宇間也帶著悲戚和決絕之色。 它難以接受自己成為了滅世者,卻更加無法接受自己千年來努力的信念,一朝徹底落空。 “與其讓世間的污穢一起延續下去,不如破而后立,貧僧不可遲疑!” 所以在最終的關頭,它還是說服了自己,佛掌按下,準備徹底激發本源之海。 到時候那片虛幻的海洋,將化作真實的元力狂潮,徹底席卷三界,世間將再無生靈存活。 但就在這時,李彥的周身,彌漫出了一層奇特的光輝。 “無論做什么,你都改變不……” 三藏話音剛起,卻戛然而止。 在光輝包裹下的李彥,并未發動新的攻勢,反倒是自我消融,迎了上來。 三藏的攻勢瞬間突破防守,轟擊在對方身上。 “怎會如此?” 但它沒有感到欣喜,反倒滿懷不解與警惕。 從此前的對峙來看,始祖的信念,和它一樣堅定。 認為其投降或者放棄,絕對是一種侮辱。 那要做什么? 下一刻,三藏就明白了。 因為李彥根本不是放棄抵抗,而是徹底化作一股靈性,與之融合。 本源奔涌的兩股力量,瞬間合一。 “你要同化我?” 三藏意識到,這是最為兇險也是最后的手段。 如果放在盤古造化的生靈上,就是靈魂之間的奪舍,在靈族之間,則是靈性的廝殺,勝者為主,敗者甚至連一縷神智都不會留下。 但三藏并不懼怕。 因為它的靈性極度強大。 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獨立的經書,每一卷都飽含了佛門的智慧,可以化作一個完整而又獨立的靈性,卻又不會互相干涉,統一為我。 如此底氣,讓三藏怡然無懼。 然而當兩者的靈性真正合一的時候,首先經歷的,卻是記憶共通。 這一刻,李彥再度回到了之前封印之地的視角,親身經歷了三藏蘇醒后,對于安史之亂,王朝浩劫的無助不甘與自我懷疑,此后一步步壯大自身的整個過程。 三藏則看到了李彥來到此世后的種種。 為道醫,成天師,行三界,救大劫。 相比起后面的經歷,前面初至金陵,看病動刀,高掛木牌的時期,倒是更加吸引三藏,身臨其境,感受著一點一滴改變周遭的經歷。 等到它回過神來,發現不知何時,雙方已然落在了南贍部洲,大明王朝的京師上方,靈性中響起李彥的聲音:“瞧,新皇繼位了!” 對于神道來說,這一日是終末的降臨。 對于凡世來說,這一日則是新朝的開端。 清晨。 大雪紛紛揚揚,紫禁城午門,跪滿了七品以上戴孝的京官,雪地上一片號啕! 辰時整,左掖門開,胡宗憲、李春芳、呂本、高拱戴著孝走了出來。 右掖門再開,真正悲痛至極的呂芳領著司禮監太監戴孝走了出來。 內閣六部一行,司禮監一行,從兩門走到午門,恭候新君頒讀遺詔。 飄灑一夜的大雪,恰好在此時停了,風也停歇,官員們的目光都望向了午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