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唐嗣圣五年。 圣人改太史局為司天臺,轄天文、算歷、三式、測驗、漏刻諸科,掌天文歷數,觀風云氣象,查四方異人,隸屬秘書省。 唐文明二十一年。 三月辛未,司天臺言,“有星孛出于北斗,晝見如太白,芒角四出,凡見七日,后降于西方。” 那顆震動了司天臺,甚至多次稟告圣人的星辰,劃過天宇,確實落在了大唐的西方。 但也并不遠。 就在國土接壤的一座由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蘭帝國。 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稱之為“大食”,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哈里發國”,而后世自然是俗稱“阿拉伯帝國”。 而今的大食國,正處于倭馬亞王朝時期,首都大馬士革,作為世界有人居住的最古老城市之一,坐落在雄偉的卡辛山麓,巴拉達河的七條支流日夜奔騰,穿城而過,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生機和興旺。 溫馨馥郁的果園,爭奇斗艷的花圃,菲芳翠綠的草地,精美雅致的建筑,使其被譽為“綠色天堂”,又稱“天國里的城市”。 據傳亞當和夏娃,就是上帝在大馬士革平原上創造的,被逐出天堂后,就在大馬士革定居下來,生育后代,因為他們發現,世間再沒有一塊地方比大馬士革更接近天堂了。 且不說那些描述是否夸張,對于古代的東方人來說,此地也是絲綢之路上的名城。 據史書記載,早在漢朝,中國的商品就傳了過來。 那時的絲綢和陶瓷器,是用駱駝商隊轉運到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王國,進行染色和加工,使之適應羅馬人的需要,然后再運到大馬革等地的市場出售。 此后很長一段時間,羅馬人都不知道生產絲的秘密,他們最初都以為,絲綢是用某種植物的絨毛制成,珍貴無比,因此只有宮廷里的后妃和極少數的貴婦人,才能穿得起比金子還貴的絲綢織品。 所幸隨著商路的擴大和穩定,絲綢和瓷器的價值終于開始降低,但等到大唐的領土與大食接壤,絲綢之路前所未有的繁榮起來,又有了更好的商品和更強大的文化沖擊傳了過來,使得東西方各地各族之人,統統匯聚過去。 那顆星辰,收斂光輝,亦落在城外山谷之中。 一道渾身蒸騰著裊裊云煙的模糊身影,從地上站起,起初還是習慣性的四腳著地,而后挺直起腰,舒展了一下四肢,發出暢然的女子聲音:“呼!終于回家了喵!” “唔……說話不能說喵了喵!” 小黑糾正了一下發音,明亮的雙眸左右一掃,瞬間消失在原地,完全看不清其動作,唯有那地面上的草尖輕輕晃了晃,才能依稀判斷出移動的方向。 “不是大唐……” 兩側的風景飛速退去,片刻之后,人聲就傳了過來,小黑身形一立,落在一棵樹上,眺望著不遠方的大道,皺起眉頭。 人流中最主流的打扮,是深目高鼻,滿鬢胡須的男子,戴著尖頂折沿帽,穿右衽衣,腰中系帶,足蹬長靴。 大唐的繁榮城市,雖然也有不少胡人經商行走,毫無疑問,還是以漢人為主,所以無論是簡陋不規整的官路,還是這些外族打扮的行人隊伍,這里都不是大唐。 所幸也并非完全陌生。 她看到了熟悉的漢人商隊,朝著城內而去,嘴角微揚,身形一晃,消失無蹤。 箱子一開一合,商隊護衛全無反應間,一套唐人服飾已然換上,再從說著自己聽不懂話的胡人身上取了錢袋,丟到箱中,小黑順利融入人群,走入城中。 “原來是阿拉伯帝國,它現在叫大食……” “以前的首都不在這里,看來這個國家,經歷了內部的動蕩啊……” 小黑在大燕皇宮修煉時期,跟著皇后一起,對于世界史多少有些了解,何況涼州時期的記憶還沒有完全遺忘,對于大食并不陌生。 一路行來,有篷市場、旅行車隊圈地、以光塔和頂塔為主的宮殿群,更讓習慣了東方景色的她有了幾分興趣。 走著走著,遠處的大教堂印入眼簾。 那是圣約翰大教堂,羅馬的統治者政治腐敗,在戰場上輸給了南方的穆斯林,被趕回了歐洲老家,但這座禮拜上帝和耶穌基督的大教堂保留了下來,基督教的勢力并沒有土崩瓦解。 在公元八世紀初,阿拉伯的執政者在原圣約翰教堂地基上,建造一座號稱永遠不會被超越的宏大清真寺,還要和基督教會的長老們談判,以在城區內其它地方修建四座新教堂為補償,讓出了圣約翰地基。 “現在沒建么?” 小黑本來想看一看那座伊斯蘭世界最經典的大清真寺,與大唐的大慈恩寺相比,是不是另一種風格的宏偉壯麗,卻只看到一座雖然宏大,但明顯有些老舊的教堂,不禁有些遺憾。 “不知現在的大唐,距離主人離開后,過了多久……” “圣人還是不是李弘?婉兒有多大了?內衛之人還好么?” “等逛完這條街,就去尋一匹馬,盡快回歸大唐吧!” 小黑想起自己最初化形時的不適,既然有了人樣,很多習慣就要改一改,比如長途出行時,恢復原身用四足奔跑,實在不雅,還是應該騎乘坐騎。 可惜獅子驄和鷹兒的修行還差了些,否則帶上這兩個小弟,鞍前馬后,會方便不少。 不過馬匹尚未尋到,小黑發現了教堂的另一側,正有一群古怪的人,正在打坐修行。 “道士?” 那確實是道士,只是一張張高鼻深目的面容,配合上瀟灑飄逸的道袍,著實有些違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