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十七章 凌云閣上凌云志-《孺子帝》


    第(1/3)頁

    凌云閣建在一座土山上,離空中的流云還遠得很,卻足以俯視半座御花園,反過來,半座御花園里的人一抬頭也能望見凌云閣。

    這里就是皇帝的受教之所。

    楊奉來過之后的第四天早晨,韓孺子去向太后請安,太監左吉一本正經地宣讀太后懿旨,篇幅很長,文字頗為古雅,左吉念得又很慢,經常停頓一會,若有所思地看著皇帝,足足用了兩刻鐘才告完結。

    皇帝畢竟得讀點書,學一些必備的技藝。

    早飯之后,韓孺子在三十多名太監的護送下,拐彎抹角前往凌云閣,楊奉和左吉跟在身邊,后面是手舉黃羅傘的太監,再后面是東海王,他以侍從的身份陪讀。

    進入御花園之后,又有一些侍從加入隊伍,大概十五六人,他們不是太監,而是勛貴子弟,年紀都不大,韓孺子一個也不認識,東海王倒是與其中幾人相熟,彼此點頭致意,沒有交談。

    給皇帝當侍從并不輕松,每時每刻都有至少一名禮官監督,稍有不敬都可能遭到彈劾。

    韓孺子注意到身邊的太監總是比侍從更多一些,太后顯然不信任皇帝,更不信任皇宮以外的人。

    護送皇帝的隊伍浩浩蕩蕩,大多數卻都留在凌云閣下,只有東海王入閣陪讀,由兩名太監貼身服侍。

    房間模仿古制,沒有桌椅,東廂鋪設錦席和書案,只能跪坐,皇帝面朝正西,東海王側席,西邊也鋪著錦席、書案,不與皇帝面對,而是傾斜朝向東北。

    皇帝的第一位授業師傅早已等在另一間房里,等皇帝坐穩,由一名太監宣召入閣,另一名太監則主持師徒見面禮節。

    皇宮里的規矩多,多到三年多以前進宮的楊奉和左右無從掌握,只能交由經驗豐富的老太監處理。

    前國子監祭酒、前太子少傅、前禮部祠祭司郎中郭叢,七十多歲的老人家,顫顫微微地從外面走進來,老眼昏花,卻能準確地判斷出皇帝坐在哪里,站在那里深深地吸了兩口氣,倏然展開雙臂,寬大的袖子如鳥翼一般下垂,停頓了一小會,雙手慢慢向胸前移動并合攏,用震耳的聲音說:“臣郭叢拜見陛下。”

    雖然郭叢沒有下跪,禮節卻顯得極為正式,韓孺子一下子就被唬住了,不知該如何應對,于是看向主持禮節的老太監。

    老太監稍稍抬手,示意皇帝什么也不用做,然后伸手指向東海王。

    除了太后,皇帝不能向任何人行禮,但是必要的禮節不能省略,于是就要由東海王代勞。

    東海王陰沉著臉,長跪而起,呆板地說:“郭師免禮,賜座。”

    守在門口的太監立刻轉身搬來一張小凳,郭叢太老了,沒辦法長久跪坐在席上,特意為他準備了坐俱。

    郭叢坐下,又沉重地呼吸了兩次,對他來說,這可能只是一瞬間,對于聽課的學生來說,卻是漫長的等待,幾乎將韓孺子的好心情給耗光了。

    郭叢是天下知名的大儒,飽讀典籍,尤其精于《詩經》,也不拿書,開口就講,第一篇是《關雎》,“關雎,后妃之德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言淑女以配君子,義在進賢,不淫其色……”

    韓孺子急忙翻開書本,勉強跟上進度,無意中瞥了一眼,看到東海王的臉色乎要沉出水來,“后妃之德”顯然觸動了他的心事。

    郭叢很快就沉浸在講述之中,先釋義,再訓字,然后是義中之義、字外之字,將近一個時辰,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八個字都沒講完,韓孺子沒多久就被繞暈,幾次想要提問,可老先生根本看不清皇帝的表情與手勢,只顧講下去,越來越起勁兒,完全不像衰朽的老人。

    韓孺子只好放棄,盯著郭叢嘴角的一塊唾沫星子,納悶它怎么總也不掉下來。

    上午的課的終于講完,郭叢告退,兩名太監送行,韓孺子立刻站起來,活動一下僵硬的雙腿,長出一口氣,對東海王說:“老先生講經都是這樣嗎?我還以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