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孺子帝》
第(3/3)頁
東海王東拉西扯了一番,最后終于說到他真正關心的事情:“要說朝廷里誰是忠臣,肯定是太傅崔宏,這跟他是我舅舅無關,我在舅舅家住過很長時間,親眼看到舅舅不分日夜地為國家操勞,他經常說:‘崔氏以外戚取得富貴,若不盡忠盡責,日后有何面目去見武帝與武皇后?’”
“咱們都知道崔太傅的一片忠心,否則的話,太后也不會將平定齊國的重責交給崔太傅。”
“可氣的是那些大臣,居然污蔑我舅舅與齊王勾結,這怎么可能?我舅舅官至太傅、爵至古陽侯,親屬皆在京城為官,齊王若是得逞,崔家首先倒霉。”
皇太妃笑著點頭,“東海王年紀雖輕,見識倒多,可嘆那些大臣,還不如你一個孩子看得明白。”
“大臣各懷心事,沒準想著投靠齊王升官發財呢。”
皇太妃沒接這句話,看向一直不開口的皇帝,“陛下今天的表現非常好,沒想到陛下還能記得那么久以前的事情。”
東海王真想高喊一聲“皇帝是騙子”,卻不敢吱聲,只得悻悻地退到一邊,雖然與皇帝共住一間正房,他在皇太妃面前卻沒有坐下的資格,只能與太監、宮女一樣站著。
“別的事情朕也不懂,可是齊王世子懷疑朕不是桓帝之子,絕不可忍。”韓孺子答道,抬頭瞥了一眼東海王,看到他露出鄙夷至極的神情。
“那次聚會我也有印象。”皇太妃微微仰頭,“那是武帝唯一一次召見所有兒孫,記得那天早晨,我和太后一塊送你們的皇兄出府,那時候他還不是皇帝,連皇太孫都不是。回來之后他很高興,說皇帝爺爺很喜歡他,將他抱在懷里說了好多話。”
皇太妃的聲音里滿是溫情,韓孺子和東海王卻不敢接話,自從進宮以來,這是第一次有人向他們提起皇兄。
皇太妃長嘆一聲,“對了,先帝的謚號已定,思帝,道德純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外內思索曰思、追悔前過曰思,對我和太后來說,這是思念的思。”
韓孺子和東海王更沒法回應了。
“還有陛下的年號,太后有一個想法,以為陛下是思帝之弟,兄終弟及,不算繼承,而是代立,所以年號沒必要更改,還是‘功成’,功成元年、功成二年……一直用下去,陛下覺得怎么樣?”
韓孺子甚至沒料到這種事情還會征求自己的意見,于是點頭,“這樣挺好。”
皇太妃笑了笑,起身道:“陛下安歇吧,有什么需要,告訴侍女直接通知我就好。”
韓孺子點頭,沒明白皇太妃來這一趟有何用意。
兩名太監和兩名宮女送皇太妃出門,東海王躥到皇帝面前,極小聲地說:“你沒明白太后和皇太妃的用意嗎?”
“什么用意?”
“年號‘功成’,是從《道德經》里摘出來的,用在前皇帝身上,是‘功成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的意思,用在你身上——那是告訴你‘功成身退’,太后就要收拾你了!”
(求收藏求推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