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孺子帝》
第(1/3)頁
暴雨傾盆,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將道路淹沒,慢慢地,雨小了一些,卻有綿長之勢,看樣子會一直下到夜里,一群原本只是暫避暴雨的人,被困在了驛站里。
楊奉坐在屋子里,敞開門,看到雨水掃進來也不在意,今天無論如何是不能上路了,只能等到明天,希望一切還都來得及。
望氣者淳于梟為何潛往京城?對他來說,那里正是天下最危險的地方。所謂的“新天子氣”又是什么意思?難道淳于梟又找到了新的蠱惑目標?楊奉思來想去,覺得只有一種可能。
外邊傳來一陣喧嘩,雨聲雖大,卻也壓不住叫喊聲。
四名隨從與楊奉待在同一間屋子里,其中一人看了中常侍一眼,冒雨出屋,很快回來,躬身道:“三名鄉農想進來避雨,被驛丞攔在門口,因此爭吵。”
楊奉嗯了一聲,沒有放在心上,隨從剛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楊奉改了主意,“召他們進來。”
“是。”楊奉的隨從都是他親手培養的親信,對他言聽計從,從來不會多問一個字。
沒多久,三名農夫跟著隨從由雨中走來,站在門口不敢進屋。
三人年紀差距頗大,老的六十來歲,瘦得只剩一把骨頭,肚子卻高高鼓起,赤腳,挽起褲腿,雙手拿著草笠,沖屋里的大人笑著點頭哈腰,“大人恕罪,雨實在是太大了,我們趕不得路,不得已借屋檐避個雨,未想到沖撞了大人。”
另一人三十多歲,是名又黑又壯的大漢,腳上穿著草鞋,手里也拿著草笠,低頭不語,好像有點怕官。
最后一人是個十幾歲的少年,半躲在黑大漢的身后。
楊奉打量了三人一會,開口道:“既是避雨,進屋來吧。”
老漢連連鞠躬,站在門口,不敢離官差太近,那名少年躲得更嚴實了。
楊奉道:“老丈高壽?”
“承大人問,小老兒今年五十三,風吹日曬的苦命人,長得老相些。”老漢每說一句都要鞠躬點頭。
“你們是本鄉人士?”
“是的,大人,祖居于此,從來沒離開過。”
“此地離函谷關還有多遠?”
“也就是半日路程。”
楊奉沉默了一會,又問道:“這里的風俗經常騎馬出行嗎?”
老漢笑道:“大人說的哪里話,大人、貴人才能騎馬,我們這樣的人,能騎頭驢就不錯了,平時還是要靠這雙腳走路。”
“那就奇怪了,此地前往函谷關騎馬才是半日路程,你不騎馬,怎么知道是半日?”
老漢的頭點得更頻繁了,“小老兒雖然沒福分騎馬,可也聽人說過路程,大人肯定騎馬,所以小老兒就說是半日,要說走路,天沒亮起床,緊趕慢趕也得天黑以后才能到關口,不過那時候關門已閉,進不去了。”
楊奉點點頭,目光轉向老漢身邊,“那個黑漢,報上名來。”
黑大漢一直低著頭,不像老漢那么恭順,有幾分受迫之意,聽到問話,甕聲甕氣地說:“回大人,小民名叫張鐵疙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