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zhàn)-《孺子帝》
第(1/3)頁
張養(yǎng)浩等四人請求入伙,他們的跪姿可比尋常百姓標(biāo)準(zhǔn)多了,匍匐在地,口稱“陛下”,自愿追隨皇帝誅除奸佞。
韓孺子接納了這四人,委任他們當(dāng)參將,給晁化和金純保當(dāng)副手。看到他們高高興興地謝恩,韓孺子知道他們已經(jīng)被東海王拉攏過去,勛貴子弟雖然胡作非為,卻個個自視甚高,寧可不當(dāng)官,也不愿屈居人下,如今面無難色,自然是另有所圖。
韓孺子也不說破,通過這兩天的經(jīng)歷,他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這七八百名“烏合之眾”才是他最大的保障,攆走東海王的衛(wèi)兵就夠了,與其和東海王爭一兵一將,不如全心全意將義兵打造成為真正的軍隊。
他只慨嘆一件事,時間太少,而問題太多了。
天亮不久,晁化率兵回寨,帶來數(shù)船糧食,解決了燃眉之急,七八百名義兵正眼巴巴地等著早飯,如果連一頓飯都吃不飽,許多人會甩手就走,就算是玉皇大帝也留不住。
韓孺子自己也餓著肚子,打算與義兵一塊吃飯,東海王踅到他身邊,低聲說:“你這是要與他們同甘共苦?”
韓孺子點頭,昨晚他走遍了所有百人隊,記住了一大堆名字,今天還要做得更多。
東海王笑道:“我能勸你一句嗎?”
“說。”
“同甘共苦也得分時候,有甘不享,才叫共苦,可你現(xiàn)在沒有‘甘’,只有苦。這不叫共苦。這是示弱。他們把你當(dāng)皇帝仰視,你卻非要屈尊走到他們中間,自揚己短。”
“你這不叫一句。”韓孺子說完還是回到屋子里等候,東海王雖然陰險狡詐,但是說的話并沒有錯,韓孺子依靠皇帝的神秘才迅速取得眾人的服從,現(xiàn)在的確不是顯示親民一面的時候。
東海王也跟著進來,揉揉肚子。“好久沒這么餓過了,上次還是在皇宮里,記得嗎?宮里一有點事,那幫家伙就會把咱們兩個忘在腦后。”
“記得。”
東海王走走看看,“早飯之后,咱們該出發(fā)了吧?”
“從京南到京北,隔著京城,得先商量好路線,然后再出發(fā)。”
“路線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東海王上前,從袖子里取出一卷紙。攤開之后原來是一幅簡單的地圖,“拐子湖北邊直通大河。可以乘船過去,你昨天不是派人去懷陵縣了嘛,瘋僧光頂會去河北岸與你相會,只要看到你,他就會放心起事。”
“如此說來,我不用親自參與起事?”
“光頂他們是誘兵,亂軍之中非常危險,我勸你還是留在南邊比較好。你將這群百姓訓(xùn)練得不錯,盡量多帶些,交給光頂,這樣誘兵的勢力會更大一些,或許還能帶動更多百姓加入。”
韓孺子仔細(xì)看了一會地圖,“崔太傅的南軍什么時候行動?”
“京北、京南一旦有人打著你的旗號起事,太后必然要求南北軍派兵鎮(zhèn)壓,我舅舅的軍隊當(dāng)然不會剿滅咱們,而是過來名正言順地保護你。”東海王指著地圖,“京城南門有崔家的內(nèi)應(yīng),接到暗號之后就會打開城門,南軍趁夜沖進城內(nèi),接管各座城門,然后圍住皇宮,大事可成。”
“皇宮還有宿衛(wèi)軍呢。”
“宿衛(wèi)軍虛有其名,怎是南軍的對手?而且我打聽過了,上官虛此前丟掉南軍大司馬印綬,威風(fēng)掃地,被太后強行委任為宿衛(wèi)中郎將,不受麾下將士的擁戴。到時候你也進城,有你在,宿衛(wèi)很可能會打開皇宮門戶,實在不行,再強攻也不遲。”
“然后呢?”
“然后就簡單了,廢掉偽帝,遷移太后,號令文武群臣,唯一的麻煩是冠軍侯,最近這半年,他將北軍訓(xùn)練得不錯,可是根基畢竟未穩(wěn),封他為王,看他的反應(yīng),接受封號,就等以后再說,不接受,那就來場決戰(zhàn),以南軍的實力,擊潰北軍輕而易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