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漁翁-《孺子帝》
第(2/3)頁
“崔太傅又要拋棄東海王了?”韓孺子問道,崔宏布局已久,東海王卻一無所知,因為一次意外才被迫逃回京城,一點也不像是在與舅舅配合。
“崔太傅的真實想法沒人知道,總之他一直與冠軍侯保持聯系,可東海王遠道而歸,他也很高興,立刻派兵將外甥送入京城,既是保護安全,也是耀武揚威,讓眾人明白,帝位之爭還沒有結束。”
“皇宮里究竟發生了什么?”韓孺子對這件事最為關心。
漁翁盯著水面看了一會,確認沒有魚上鉤之后,他說:“皇帝得了重病,已是奄奄一息,隨時都有可能駕崩。”
“什么病?”
“十位御醫倒有十一種診斷,總之是種怪病,皇帝年紀輕輕,卻吃不下去飯食,每餐必吐,如今已是骨瘦如柴,躺在床上,很久沒起來了。”
韓孺子印象中的皇帝還是那個胖乎乎的八九歲孩子,“太后呢?”
“太后也染上疾病,狀況比皇帝要好些,時好時壞。”
“宮里已經兩個月不肯批復任何奏章了吧,為什么?”
“皇帝久治不愈,太后明白,帝位爭奪又要開始了,可是今非昔比,大楚內憂外患不斷,她不能再從宗室子弟中隨意選擇年幼者繼位了。所以,她想出一個辦法。”
漁翁又看了一眼水面。
韓孺子有一種感覺,漁翁對太后比對冠軍侯更熟悉。
“太后想出的辦法就是諸子爭位,強者登基,以挽救大楚江山。”
“嗯?”韓孺子吃了一驚。
“當然不能公開爭位,那樣的話太失體統,得由太后制定規矩,由她親自監督,這就是為什么她一直不肯批復奏章,一是皇帝病重,她自己也不舒服,二是防止被人利用,奏章是大臣的武器,一不小心,就可能影響到朝堂格局,以致諸子爭位時不夠公平。”
韓孺子沒能完全掩飾住心中的憤怒,“朝廷遲遲沒有旨意,邊疆差點因此失守。”
“可朝廷一旦頒旨,倦侯很可能命喪塞外,再也回不來了。”
韓孺子微微一愣,的確,朝廷當初若是對匈奴人的到來立刻做出反應,所任命的大將絕不可能是鎮北將軍,有圣旨在,他也沒機會奪印、奪權、奪兵。
“當然,太后并不是想要保住誰,只是不愿被人利用。如果匈奴大軍真的攻到塞下,她也只能頒布旨意了。”
韓孺子輕輕搖頭,宮中不知邊疆危險,面對強敵居然如此兒戲,很快,他開始感到疑惑:這不像太后的為人,她最在乎的是權力,可她聽政期間,頗受大臣好評,不像是胡作非為之人。
拒做批復、諸子爭位,這都不像是太后的風格,韓孺子盯著漁翁,“閣下究竟是什么人?”
“釣魚者。”
“不不,你有名字,而且是我聽說過的名字,你現在不愿意說,可我早晚會知道,何必隱瞞這一時呢?”
漁翁再次起竿,這回釣起的魚個頭小些,他仍然很滿意,笑呵呵地將收獲放入桶中,拿起帶網的竹竿,將冰窟窿上的一層浮冰敲碎、撈出來,然后上餌,繼續垂釣。
“我用過的名字太多,有時候不知道該用哪一個才好。”
韓孺子騰地站起身,“閣下是淳于梟?”
漁翁點點頭,“這的確是我用過的名字,倦侯喜歡,我就叫淳于梟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