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孺子帝》
第(1/3)頁
勤政殿內(nèi)的大臣只有六人,宰相殷無害、左察御史蕭聲、右巡御史申明志、吏部尚書馮舉、禮部尚書元九鼎、兵部尚書蔣巨英,韓孺子都見過,還有一名太監(jiān),是陌生面孔,看服飾應(yīng)該是新任中司監(jiān)。
隨從不能進殿,韓孺子與東海王親自攜帶官印,捧在手里,讓六名大臣查看。
整個過程非常簡短,可以說是草草了事,大臣們甚至沒有湊到前來,只是遠遠地看了一眼,殷無害問了一句:“沒問題吧?”其他人同時點頭。
蕭聲的神情稍稍嚴厲一些,但也沒有開口,站在勤政殿里,他又恢復(fù)了重臣的氣度,無論心里想什么,都不會輕易顯露出來。
太監(jiān)將兩名拜訪者送出勤政殿,站在臺階下,東海王疑惑地說:“這就結(jié)束了?”
“這才剛剛開始吧。”
四名爭位者還有半年時間去爭取大臣的支持。
“我的意思說看官印就這么簡單?當初何必設(shè)置這一步呢?多余。”東海王還是不解。
兩人在宮門以外分手,東海王上馬說道:“下午別出門,我去找你。”
韓孺子帶著隨從去往兵馬大都督府,正式交還官印,接印的官吏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確保那上面的坑坑洼洼都是舊有的。
離開大都督府回家的路上,杜穿云長出一口氣,然后有點失望地說:“還以為會碰上點事,能打一架呢。”
“你想碰上什么事?”韓孺子笑著問道。
杜穿云拍馬上前,與倦侯并駕,“盜印、奪印這種事唄,昨天晚上我一夜沒睡,跟爺爺巡查侯府,連只老鼠都沒看到。我以為白天會有點事吧,結(jié)果還是這么平靜。唉,沒意思,記得你剛剛出宮那幾天嗎?那才叫有意思。”
韓孺子大笑,事后再看,大難不死固然有趣,但是作為當事者,他希望未來能夠波瀾不驚,那怕因此無聊至極。
“等得越久,出手越狠。”韓孺子說。
“誰出手?咱們,還是別人?”
韓孺子笑而不語,因為他拿不準,楊奉也無法預(yù)測,只是建議倦侯靜觀其變、籠絡(luò)人心,等他真能將各股勢力整合成為真正的力量時,再做打算。
對韓孺子來說,一切的確才剛剛開始,對東海王、英王以及望氣者來說,莫不如此,只有冠軍侯是個例外,他離帝位一步之遙,恨不得立刻合身撲上去。
“去醉仙樓吃飯吧。”韓孺子說。
杜穿云歡呼一聲,當前帶路。一行七八人徑直來到小春坊醉仙樓,時值正午,吃飯的人不少,杜穿云只在多半年前偶爾來過這里,卻顯得很熟,與掌柜、伙計們熱情地打招呼,好像是常客,再加上人多,酒樓不敢怠慢。
一行人被帶到樓上雅間,韓孺子讓隨從們不必客氣,反正沒有別的客人,大家共圍一桌吃飯。
這些隨從并非府里的仆人,而是杜氏爺孫找來的保鏢,都是江湖人,不拘小節(jié),倦侯放得開,他們更放得開,但是仍記得自己的職責(zé),禮節(jié)可以不守,酒卻不能亂喝。
杜穿云饞得直咽口水,甚至要來一碗醋,暫時壓服肚子里的酒蟲,雖然爺爺杜摸天留在府內(nèi)沒有跟來,他還是不敢喝酒。
除了沒有酒,這頓飯吃得很開心,菜肴沒得說,倦侯也很隨和,眾人說些江湖趣事,頻頻大笑。
不要命就在這里當廚子,韓孺子想請他過來,杜穿云卻搖頭,“不要命是個怪人,千萬別在他掌勺的時候去打擾他。”
快要吃飽的時候,雅間外面?zhèn)鱽硪魂囙须s,像是一群人在要酒要菜,蠻橫無禮,夾雜著許多罵人話,不像是普通客人。
嘈雜聲越來越響,杜穿云也不爭求倦侯的同意,起身躥出雅間,吵了幾句,又回來了,外面的嘈雜還是沒有消失。
“真是有人來鬧事,還不是一天兩天了,聽掌柜說,這伙人隔三岔五來一次,有多半年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