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孺子帝》
第(2/3)頁
“嗯?”
“是你安排的吧,國子監和太學的一幫弟子正在皇宮正門前請愿呢,希望皇帝即刻降旨,他們要投筆從戎,去北疆與匈奴人一戰。”
可這的確不是韓孺子安排的,他根本沒找郭叢等人幫忙,“這么說,金純忠他們已經將消息傳開了。”
“匈奴人的動向總能在朝野引起爭議,就看太后如何應對吧。”
越來越多的消息傳來,匈奴使者聲稱再不進行和談大單于就將率兵南下,在大楚臣民聽來,怎么都像是挑釁與威脅,自從武帝擊潰匈奴人之后,楚人早已不習慣看到如此蠻橫的行為,聽到傳言,無不憤怒異常。
連年的災害、無為的朝廷、貪婪的官吏……楚人早已憋著一肚子火氣,出乎意料地被匈奴人的“威脅”給點燃了。
越來越多的讀書人加入宮門請愿,普通百姓的仇恨更直接一些,成群結隊地走出城門,來到城外的驛館,要將匈奴使者打死。
事態的嚴重程度遠遠超出了韓孺子的預想,東海王卻以為這一切都是他安排好的,每得到一次消息,扭頭就向韓孺子祝賀,“了不起,你又成功了,原來你掌握著這么多的力量,事前也不告訴我一聲。哈哈,看太后還怎么裝瘋?”
宮門請愿一直沒有得到回應,也沒人出來驅散,城外的驛館卻是危險重重,驛丞親自出面,向百姓求情,以為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勸退了一部分人,卻架不住來的人越來越多。
黃昏時分,辟遠侯張印又來求見倦侯,這回他帶來一小隊人,全是裝成楚民的匈奴使者。
驛丞知道自己阻擋不了多久,可是又不能讓匈奴使者死在驛館里,于是自己在前門勸說百姓,暗地里請辟遠侯將匈奴使者從后門帶走。
辟遠侯沒什么親戚與朋友,也不敢留在自家,于是送到倦侯府。
十余名匈奴使者個個神色慌張,金純忠也嚇壞了,沒想到自己傳出的消息會惹出這么大的事端。
東海王還沒有走,強烈建議韓孺子不要收留這些人,“你是點火的人,怎么能將火往自家引呢?給他們找一家客店,瞞得住最好,瞞不住,看他們自己的造化吧,不管結果如何,對你都沒有影響,就算以后你想與匈奴人和談,大單于也不會在乎這幾條性命。”
韓孺子還是將他們留下了。
他是少數堅定的和談派,不愿橫生枝節,倒不是為了應對遠在天邊的敵人,而是因為親眼見過太多的內患,知道大楚經不起再來一次大規模戰爭。
辟遠侯松了口氣,為了表示自己并非膽小之輩,他也留在了倦侯府,與匈奴使者一同住在后宅的一座小院里。
天黑了,東海王剛走不久,郭叢與數名國子監博士登門拜訪,這一回他們不是來表示支持的,而是質問倦侯對匈奴人的立場。
正如楊奉所說,讀書人與望氣者最大的不同是他們有所堅持,其中一條就是禮儀之邦絕不能向化外蠻夷低頭。
韓孺子指天發誓,自己絕不向匈奴人讓出一寸土地,“大楚的每一塊土地、每一座城池,對我來說都是碎鐵城,只要我在,就不會退讓,麾下有百萬大軍我守,只剩一個人,我還是會留在城墻之上。”
郭叢等人滿意了,韓孺子趁機說道:“大楚乃是上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匈奴人想開戰,很好,邊疆之外自有廣大的戰場。匈奴使者就在我的府中,我不僅收留他們,還要帶領軍隊將他們送回塞外,讓他們通知單于,楚軍前來應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