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之以利-《孺子帝》
第(2/3)頁
將領們被說動了,帶頭者猶豫片刻,小心地問:“如果勝利的是倦侯呢?”
韓孺子微微一笑,“那諸位就是開出條件的人,而不是接受條件的人了。”
帶頭將領莫名地傻笑一聲,扭頭看向北軍衛兵,“大家都說北軍主力三日可到,是真的嗎?”
“最多三日。”韓孺子坦然地說,事實上他還沒有接到任何消息。
南軍將領告退,怎么想都覺得自己正處于一個極其有利的位置上,倦侯說得沒錯,暫時按兵不動乃是最好的選擇。
韓孺子與南軍將領不熟,只能誘之以利,對北軍衛兵,他只說一句:“你們都是我的親信。”
北軍衛兵離開的時候,比南軍將領更加滿意。
蔡興海留下,他不只是親信,還是心腹之人,有資格與倦侯討論真相。
“倦侯有沒有想過,崔太傅天亮之后真會帶兵攻營,外面的南軍很可能望風而降,三千北軍可堅持不了多久。”
韓孺子笑了兩聲,“崔太傅多謀少斷,欠缺的恰恰是膽量,他遭到刺殺,一怒之下進攻京城,卻遲遲沒有占領全城,說明他將六萬南軍全都集中在一起,這不是為了攻堅,而是害怕再遭到背叛。”
韓孺子盯著蠟燭看了一會,“崔太傅對身邊的將士尚有疑慮,何況是城外的南軍?這些南軍在我奪取白橋鎮的時候沒有反抗,在我殺死趙蒙利的時候沒有復仇,肯定會令崔太傅疑心更重。他不敢來,東海王也不敢來。”
蔡興海被說服了,“恕卑職冒昧地說一句,當皇帝也得有膽量,唯獨倦侯有這個膽量。”
韓孺子沒有否認,“我更擔心上官盛,此人性格暴烈,可能意氣用事,在他眼里,南軍自然要幫南軍,他若是想趁機分頭擊破,派兵從北門直接殺出來,倒是一個大麻煩。”
韓孺子的軍營離北門太近,宿衛軍一旦沖出來,他只有極短的時間做出反應。
蔡興海道:“三千北軍雖然數量不多,但是愿為倦侯赴湯蹈火,大不了我們辛苦一些,時時防備,怎么也能擋上一陣,給倦侯爭取一點時間。”
“也不要太過勞累,在路上多備鹿角柵,別讓城里的軍隊一下子沖過來就行。”
蔡興海想出一個主意,“前方五六里有一大片民房,倒是一塊天然障礙,在那里設置鹿角柵,事半功倍。”
韓孺子搖搖頭,“這不是進攻敵城,盡量不要驚擾京城百姓。”
蔡興海甚感羞愧,紅著臉告退。
韓孺子沒有表面上那么鎮定,心中其實惴惴不安,可他實在太疲憊了,只好躺下睡覺。
他做了許多夢,一會是北軍趕到,一會是城里有軍隊沖出來,一會又是東海王在哈哈大笑……
他突然醒來,以為天該亮了,結果帳篷里一片漆黑,蠟燭早就熄滅,也不知是什么時候了。
韓孺子起身走出帳篷,站在門口仰望天空,子夜應該剛過去不久,空中繁星點點,再向遠處望去,軍營里也有火光點點,一片安靜,大部分人都在踏實睡覺。
這是好事,表明南軍將士不再急于進城參戰,這也是壞事,心安理得的軍隊,最容易遭到偷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