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嗯,但是不在京城。” “我真是不明白,我無權(quán)無勢的時候,他們拼命保我,如今大事已成,他們卻離我遠(yuǎn)去,這是所謂的江湖規(guī)矩?” “再等幾年,如果他們還是不肯來見陛下,陛下頒布旨意表揚他們幾句,恩情就算兩清了。” “又是名聲?” “江湖中還有人在乎名聲,陛下應(yīng)該感到高興,否則的話,世上將只剩下逐利之徒。” 江湖畢竟不是韓孺子在意的領(lǐng)域,他點下頭,將這件事放下,問道:“望氣者呢?有消息嗎?” 在帝位之爭中,江湖人沒有創(chuàng)造奇跡,過于依賴他們的東海王一敗涂地,連帶著,望氣者的力量也顯得渺小了許多,除了楊奉,沒人特別在意那群江湖術(shù)士。 京城之亂的那一晚,楊奉選擇幫助韓孺子奪回帝位,這讓他失去了一次將望氣者一網(wǎng)打盡的機(jī)會。 “林坤山在上官盛手里,其他人——還會露頭的,遲早而已。” 楊奉認(rèn)準(zhǔn)的事情誰也改變不了,韓孺子順其自然,開始商議最重要的事情,“關(guān)于宰相人選,殷無害怎么說?” 楊奉昨天探視了病重的宰相,按照慣例,詢問殷無害對繼任者的意見,如今宰相已亡,這個問題變得迫在眉睫,“殷宰相一開始說相信陛下的選擇,經(jīng)我一再詢問,他推薦了一個人。” “誰?” “瞿子晰。” 韓孺子一愣,“瞿子晰只是國子監(jiān)博士,而且人在關(guān)東……殷無害這是什么意思?” “陛下的確看好瞿子晰吧?” “嗯,但我沒想過要讓他現(xiàn)在就當(dāng)宰相,總得慢慢觀察一段時間,逐級給他升官。” “我猜殷無害是想提醒陛下:選擇宰相并不容易,即使陛下最看重的人,也不能一步登天。” “所以他推薦瞿子晰,其實是告訴我不能任用此人?真是一只老狐貍。”韓孺子想了一會,問道:“我真不能將瞿子晰立刻任命為宰相嗎?” “能,但那會是一件大錯。” “真正的皇帝也不能這么做?” “真正的皇帝尤其不能。”楊奉站起身,拱手行禮,然后道:“人的一生大致有兩次成熟,第一次成熟知道能做什么,想的是快意恩仇、為所欲為,第二次成熟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要的是舉重若輕、無跡可尋。陛下想當(dāng)真正的皇帝,務(wù)必先弄清自己不能做什么。” 韓孺子生出一股惱怒,但他沒有發(fā)作,而是說:“好吧,就讓我看看自己不能做什么。” (今日一更)(未完待續(x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