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齊之計-《孺子帝》
第(2/3)頁
崔宏的計劃很完整,勝算也很大,韓孺子提不出更多意見,只問道:“楚軍足夠嗎?”
“若是求勝,三路楚軍足夠了,若想一網打盡,中路、南路兩軍還嫌少些,好在各地援兵已在路上,十日之內,中路可達四萬人,南路可達兩萬五千,北路也能稍增數千,可成必勝之勢?!?
“匈奴可有動向?”
“尚無消息?!?
“北疆守軍不可調動?!?
“是,陛下,北疆守軍本就不多,臣此次調動未用北疆一兵。”
韓孺子稍稍放心,十日之后開戰,頂多再有十日,叛軍可滅,大楚可除去一大內患。
他只是很遺憾孟氏兄妹這么快就與大楚為敵,尤其是孟娥,她與皇帝有過約定,卻一聲不響地背叛,偏偏將極為重要的寶璽還了回來,令人捉摸不透。
見過武將,韓孺子又召見隨行的文臣,讓他們拿一個主意出來,平亂之后可以長久穩定齊國。
短短三年時間,齊國兩次叛亂,必須加以防范。
大臣們拿出的主意不少:一是分割齊國為若干郡國,二是分封老成持重的宗室子孫為王,三是由朝廷任命官員,四是消減諸侯的權力,五是征以更重的賦稅,六是遷徙豪強之家,七是海禁以除盜,八是駐重兵監視幾年,九是取消齊國之號,十是嚴懲亂臣賊子以儆效尤。
定齊十計就這么出來了,頗有重復之處,但在大臣們的描述中,這是截然不同的十條計策,哪怕只執行一半,也能保證齊地數十年不亂。
韓孺子接受了這十計,贊揚了群臣,心里還是不太滿意。
黃昏時分,韓孺子登城東望,只見層巒疊嶂,不見城池與人煙。
“那就是你的東海國。”韓孺子指著群山說。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睎|海王謙遜地回道,也向群山望去,夕陽西傾,東邊的山只剩模糊一片,“風景倒是不錯。”
崔騰也跟在皇帝身邊,興奮地說:“陛下和東海王都出生在東海國吧?這里可是龍興之地,陛下還記得什么嗎?”
韓孺子搖搖頭,他對東海國毫無印象。
東海王更不記得,轉身看了一眼,周圍都是太監與衛兵,并無大臣,于是小聲道:“陛下,齊國是不能留了,必須分割,要我說,東海國也不能留?!?
“東海國已經很小……你不在意自己的封地更小一些?”韓孺子有些詫異。
“我寧可不要封地,把東海國變成郡吧,我愿意一直隨侍陛下身邊,或者就住在東???,以平民身份了此一生?!?
韓孺子笑著搖搖頭,東海王說得可憐,其實是想跟皇帝一塊回京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