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孺子帝》


    第(1/3)頁

    晉城乃代國都城,也是北方重鎮,離長城數十里,過關之后能夠直達塞外的馬邑城,一內一外互為依恃,皇帝一行比預估的時間早到一天,要在這里等候五萬北軍。

    在過一座橋時,韓孺子騎馬馳上附近的一座小丘,觀察麾下的軍隊。

    中司監劉介受到斥責之后,十分羞愧,第二天就給皇帝出了一個主意:“陛下想選人,首先得用人,文在科舉,武在行軍,能在這兩件事情中膠穎而出者,才可進一步試用,然后再看他是否受到同僚與上司的推薦,獲得交口稱贊者,方可委以重任。武帝就是這么做的,據我所知,前代皇帝的選人之策大抵如此。”

    韓孺子覺得劉介的話很有道理,于是命令儀衛營的權貴子弟們輪流指揮行軍,尤其是在過橋翻山的時候,他要看看隊伍是否整齊有序,與之對照的則是樊撞山率領的千名精兵。

    樊撞山勇猛有余,韜略不足,但是出身行伍,經驗極為豐富,行軍這點小事對他來說不在話下,麾下又都是南、北兩軍精選出來的士兵,變隊迅速而自然,幾乎不用減速就能通過狹窄的小橋。

    相形之下,儀衛營就差了一些,由于將士來源復雜,互不服氣,誰都不愿讓路,在橋頭發生若干次爭執,輪值指揮的十幾名權貴子弟不敢直接下令,只能來回勸說,總算沒有造成太大的混亂。

    小丘上的韓孺子看在眼里,先將這批權貴子弟否決了,武將與文臣不同,如果連行軍途中都不敢做主管事,真到戰場上,必然猶豫不決,以致貽誤戰機。

    但這些隨行的權貴子弟并非一無是處,過去這些天里,他看中幾個人,都已牢牢記在心里,打算通通輪完一遍,再對他們繼續檢驗。

    按大楚的慣例,五品以上的文臣基本上都是進士出身,勛貴之家可以學文,出息者比較少,最主要的出路是從軍,根據自家的地位與本人的功勞,升遷比普通將士快得多,韓孺子也只能先從他們中間選拔將軍。

    明年春天在京城有一場會試,韓孺子決定在那時多選人才,慢慢培養合格的文臣。

    十年之后,他想,只要十年,自己就能讓大楚變個模樣,即使不能恢復武帝時的強盛,也不至于搖搖欲墜。

    韓孺子心中升起一股雄心壯志,巴不得時間過得再快一些,身邊的崔騰突然大笑,“陛下快看。”

    崔騰早就被試用過,跟其他人一樣,并不明白皇帝的用意,還以為只是好玩,威風十足,指揮得卻是一塌糊涂,皇帝不斥責,他也不在意,更不知道自己失去了獨擋一面的機會。

    看在崔騰的忠心和皇后的面子上,韓孺子決定將崔騰留在身邊,正好與東海王形成制衡。

    東海國失陷,東海王無法就國,只能跟著皇帝北上,他非常愿意,甚至希望能夠再回京城,這時也看向橋頭,搖頭道:“陛下看著呢,就做出這種事,成何體統?”

    兩名權貴子弟正用馬鞭互抽,干擾了行軍隊伍,許多人圍著相勸,卻不敢靠得太近。

    “我去教訓他們。”崔騰興致勃勃地說,輕輕甩動手里的馬鞭,他所謂的教訓就是沖進去參戰,憑他的身份,沒人敢還手。

    “不必,一點小事,該誰管就是誰管。”韓孺子想看看輪值的指揮者如何處置,“打架的兩個人是誰家的?”

    崔騰瞇著眼睛望了一會,“一個是韓星的孫子,另一個好像是……哦,那不是殷宰相的侄子殷小眼兒嗎?”

    “韓星沒有孫子,那是他的外孫,過繼給韓星的侄兒,但是沒入譜籍,不算宗室子弟。”東海王糾正道。

    崔騰冷冷地掃了一眼東海王。

    那兩人不知為何打斗,誰勸都不聽,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有人起哄,幾乎將橋擋住,韓孺子遺憾地搖搖頭,正要派出身邊的將官去結束混亂,橋頭終于有人挺身而出。

    那是一名少年,看上去年紀不大,卻騎著一匹高大的駿馬,大喝一聲,命令人群讓開,然后策馬疾馳,從兩名打斗者中間穿過去,很快調轉馬頭,再次穿過,將兩人逼得后退,不能互甩馬鞭。

    其他人這才一擁而上,勸說他們罷手,有人指了指遠處小丘上的旗幟,兩人總算回到隊伍中,但是對那名沖進來的少年十分不滿,用馬鞭指著他,不知說了什么,像是在威脅。

    “此人是誰?”韓孺子又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