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孺子帝》
第(3/3)頁
咚、咚、咚……
韓孺子繼續擂鼓,身邊人所剩無幾,他沒有看到橋上的戰斗,目光一直在瞧望遠方,觀察整個戰場的形勢。
形勢很不妙,楚軍沒有被擊潰,可匈奴人也沒有疲態,一波又一波,無窮無盡,還有更多軍隊停在戰場外圍,隨時準備加入戰斗。
右賢王好不容易得到這個機會,志在必勝。
韓孺子只有一個念頭:絕不能退。這時候后撤,將會令楚軍士氣渙散,也甩不掉城外的敵軍。
時間一點點過去,戰斗仍無結束的跡象,兩名太監又從別的地方找來一只鼓備用,其他人包括中司監劉介在內,全都持旗站在皇帝兩邊,存了必死之志。
這是一場需要奇跡的戰斗,但是奇跡只會發生在堅持不懈的人身上。
張有才第一個看到了“奇跡”,伸手指去,尖叫道:“快看!那是……那是……”
那是一支楚軍。
蔡興海和晁化率軍離開之后,馮世禮猶豫多時,終于還是決定帶兵跟隨在后,以免落下見死不救的口實,但他走得很慢,多派斥候在前方探路,一旦發現匈奴人的埋伏,就會立刻撤退。
因此,當這支楚軍趕到晉城之時,戰斗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
馮世禮一開始仍然沒敢參戰,他覺得晉城即將失守,自己不如為大楚保留一點實力,可戰斗膠著,遲遲沒有結束,麾下眾將輪流前來請戰,馮世禮再也不能坐山觀虎斗,終于下令進攻。
他的命令非常明確,不是去參戰,而是進攻外圍的匈奴人。
曾經被匈奴人俘虜的馮世禮,深知敵人的可怕,在兵力過少的情況下,他絕不愿在城外的開闊地帶與之戰斗。
思忖良久,他覺得自己只能做一件事:吸引匈奴人,給楚軍一個退城自保的機會。
他的這一決定救了所有人。
匈奴人太急于攻破晉城,忽略了外圍防守,發現又有一支楚軍突然出現,無不大驚,右賢王還以為自己遭到了反包圍,立刻下令全軍轉向新到的楚軍
正在纏斗中的匈奴士兵一旦得不到支援,很快潰退,楚軍終于得到一次退防的機會。
韓孺子停止擂鼓,觀察片刻,確認新來的楚軍只是誘使匈奴人退去,不會沖向晉城之后,立刻鳴金收兵。
他還不知道楚軍將領是誰,但是對此人充滿感激。
楚軍正在退入城中,城外留下無數尸體,韓孺子站在城頭,深感疲憊與焦慮,右賢王不除,晉城只怕還是堅持不了多久。(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