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孺子帝》
第(1/3)頁
戰局正如鄧粹事先所料,撤退中的匈奴人急于返回草原,對伏擊毫無防范,走在前面的一支匈奴軍隊聽說后方發生戰斗,沒有調頭支援,反而跑得更快。
楚軍因此大勝。
韓孺子看過“捷報”,哭笑不得,向帳內的眾人問道:“車騎將軍此戰,諸位怎么看?”
隨行官員互相瞧瞧,禮部尚書元九鼎地位最高,只得先開口,“匈奴人偷襲大楚,殺掠無數,以強力簽訂城下之盟,該遭此敗。不過,車騎將軍統率十余萬大軍,未得圣旨就在塞外自行其事,此風一開,只怕將會動搖大楚根本。”
他開了個頭,眾官都知道該怎么說了,只不過是傾向于有功還是傾向于有過的區別。
經過晉城之圍,韓孺子對大臣的印象好了不少,可朝廷多年的習慣早已根深蒂固,并不會因為一場戰爭而徹底改變,所有人仍然選擇置身事外,表面上什么話都說了,其實不置可否,仍讓皇帝一個人拿主意。
韓孺子的耐性比從前好多了,將每個人的話都聽了一遍,群臣散去之后,他開始處理當日的公文。與金垂朵的游玩只是忙里偷閑,韓孺子每天的一多半時間仍用于瀏覽無窮無盡的奏章。
中書舍人趙若素進來,他現在獲得準許,可以直接將公文送到皇帝面前,無需太監轉交,如此一來,他能名正言順地向皇帝提供建議,而不是像寵臣一樣,沒有任何理由就能靠近皇帝。
“鄧粹給大家出了一道難題。”韓孺子頭也不抬地說。
“可陛下已有解題之法。”
韓孺子抬眼看向趙若素,他欣賞此人,卻總是無法向對楊奉一樣信任,兩人之間仍是君臣關系,只是少了一些“慣例”,“因為朕已有解,所以群臣都不愿各抒己意,只以虛詞應對?”
趙若素拱手道:“望陛下諒解,這種時候亂提意見,既有忤逆圣意之嫌,又會得罪車騎將軍,得不償失。”
韓孺子笑了一聲,然后納悶地問:“大臣們怎么看出朕心中已有決定?朕明明沒說什么,表情……朕覺得也沒泄露什么。”
趙若素左右瞥了一眼,韓孺子點下頭,張有才等幾名太監識趣地退下。
“陛下登基不過數年,朝中大臣為官短則五六年,長則數十年,許多人歷經三朝,又有諸多大臣的經驗代代相傳,判斷陛下的心事輕而易舉,不能說是次次都準,十拿九穩總是有的。”
韓孺子啞然,他自以為掩飾得很好,原來在大臣看來漏洞百出,隔了一會他問:“朕哪里做錯了?”
“陛下無錯。”
“那大臣怎么會猜出朕的心事?”
“這種事沒有一定之規,也沒有現成的手段,大臣們相互間也不會直接交流,大家你知我知而已。”
韓孺子更好奇了,笑道:“趙大人對朕說這些,不會違背什么規則吧?”
“陛下聰慧,早晚自己也能悟出這些,微臣不過早些挑明而已,至于規則,本來就沒有成文的規則,也就無所謂違背。”
“好,那你就說一說大臣們都用哪些手段猜測朕的心事?”
趙若素又一拱手,“微臣方才不在帳中,但是可以猜想,請陛下看看對或不對。”
“好。”
“塞外捷報是微臣送到桌上的,陛下進帳入座之后,想必是立刻拿在手中。”
“嗯。”
“陛下仔細閱讀了捷報,可能不只一遍。”
“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