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孺子帝》


    第(2/3)頁

    崔小君搖頭,離開皇宮之后,她的心情好多了,再回到倦侯府,她可以暫時放皇后的身份,還當倦侯的小妻子,可以撒嬌,可以拒絕,不用考慮太多皇后的職責,“不,我要留在陛下身邊,而且……有一窩小雞快要孵出來了。”

    皇帝與皇后就這樣在倦侯府住下來,對外宣稱仍是暫住,每天早晨回宮里拜見太后與王美人,皇后回秋信宮,皇帝去勤政殿,看上去一切正常,到了下午,兩人卻都前往倦侯府,皇后在后宅忙碌,皇帝在前院按自己的想法處理政務。

    皇帝在哪,奏章就得跟到哪,可是一旦離開皇宮,原有的流程就被打亂,只能從簡行事,中書舍人趙若素又能像巡狩期間一樣,在皇帝身邊待命了。

    韓孺子沒急著與這位可能的“吏首”溝通,他有其它急事要優先處理。

    大將軍崔宏返京,上疏自陳,以為自己平亂無功,不該受賞,崔家已經蒙受太多皇恩,遠遠超過崔家人所立過的一點小功勞,總之崔宏拒絕子孫封侯,也沒有請立崔騰為嫡,反而愿意捐獻此前獲賞的大量財物,幫助皇帝“還債”。

    皇帝將天下流民的欠條收歸少府,被層層重負壓得喘不過氣的百姓自然高興,等著秋后算賬的眾多商人,卻是哀聲一片,可那畢竟是一筆很大的投入,真有膽大的商人放出話來,秋后就去向皇帝要錢。

    喬萬夫計算了少府的帑藏,發現虧空嚴重,連一成流民賬務都還不起,皇帝的“恐嚇”之計也不知到時能起多大作用,崔家的捐獻雖然不多,總算讓少府不至于無錢可用。

    皇后寫給父親的信看來很管用,韓孺子傳旨稱贊了崔宏,但是沒要崔家的捐獻,喬萬夫為此暗中嘆息。

    這道圣旨有點特別,是在倦侯府里擬定,送交勤政殿,讓宰相等人過目,沒有問題又送回倦侯府,加蓋寶璽,再次送到勤政殿,宰相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將它正式頒布。

    直到這時,申明志等人才警惕起來,察覺到皇帝很可能是要另立一個議政場所。

    這正是韓孺子的目的,朝廷的規矩與慣例自有好處,能夠保證整個大楚正常運轉,但是效率太低,韓孺子決定與它保持一段距離,將日常事務交給勤政殿,自己專心解決那些最為急迫的問題。

    西域的問題最遙遠,相對來說也最簡單,韓孺子在倦侯府再次召見鄧粹與張印,并且允許一批勛貴侍從以及翰林院學士和國子監弟子旁聽,這兩類人是朝廷未來的文武官員,皇帝要從現在開始培養。

    張印還是口拙難言,仍由鄧粹主說,他已經看過了張印的策疏,與老將軍私下里交流過幾次,甚至去監獄里探望了張印推薦的那批囚徒,對整個計劃非常贊同。

    那批囚徒有二十多人,都曾在西域任職,因為一次矯詔行事,在桓帝期間被召回京,逮捕下獄。

    事情并不復雜,西域某國發生動亂,一批大楚官員來不及請示朝廷,發布一道假令,從各國征集士兵,平定了動亂。

    問題在于這批官員的野心比較大,想要立功封侯,平亂之后沒有遣散軍隊,而是繼續征戰,順便將幾個平時不太老實的西域小國的都城也都攻破,以顯示天威。

    西域震恐,連那些忠于大楚的國家也害怕了,偷偷向朝廷送來奏章,說明真相。

    二十幾名官員因此入獄,之后不久,桓帝駕崩,他們的事情就被遺忘,沒處申訴,也不能出獄,關押至今,直到被辟遠侯張印想起來。

    張印沒說的理由,鄧粹替他表達:“如果陛下是要羈縻西域,這些人無用,他們既不是世家子弟,也不是科考舉子,一群貪功的狂徒而已,專愛無事生非。如果陛下真要在西域筑城以御外敵,沒有比這些家伙更合適的幫手了。”

    在場旁聽的勛貴侍從與讀書人分成兩派,前者覺得應該讓這些囚徒戴罪立功,后者持反對意見,理由很多,一是西方到底有沒有外敵還不確定,不可擅動,二是這些人由桓帝定罪,身為兒子的當今圣上,不該放他們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