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孺子帝》
第(2/3)頁
沿海郡國全都按規(guī)定舉薦了數(shù)量不等的將領(lǐng),兵部先進行了一輪篩選,合格者三十幾人,正陸續(xù)趕往京城,由皇帝親選。
塞外相對平靜,對鄧粹的偷襲,匈奴派人提出抗議,但沒有發(fā)起報復,而是在冬季到來前遠遁,柴悅遣散了多半楚軍,只留少數(shù)駐守馬邑城與碎鐵城,他在晉城建立幕府,房大業(yè)則被派到遼東,名義上是監(jiān)督修補舊城,實際上是勘查地勢,準備在明年初夏季節(jié)向扶余國發(fā)起一次進攻。
大楚必須懲罰扶余國,鏟除遼東的一個威脅。
扶余國已經(jīng)連派數(shù)撥使者認罪乞降,朝廷正常接待,只是不準他們見皇帝。
西域那邊的鄧粹與張印消息最少,他們先要穩(wěn)定西域諸國,統(tǒng)一力量之后,再去昆侖山以外筑城。
大楚就像是一張棋盤,韓孺子則是棋手,手握棋子,東放一枚,西落一子,有的是必爭之地,有的是長久之計,對手不只一位,他卻絲毫不懼,反而為之興奮。
內(nèi)憂外患當然不是好事,韓孺子卻迷上了排憂解難的過程,比任何時候都能深切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皇權(quán),朝廷雖然運轉(zhuǎn)緩慢,但是只要操作得當,皇帝的意志與命令總能在千里之外得到執(zhí)行。
天下四方,到處都有人為皇帝效力,韓孺子只恨一點,消息來得太慢,常常需要十天半月才能送到他的書桌上,再回信時,那邊的事情已經(jīng)結(jié)束,不需要皇帝出主意了。
這也是韓孺子愿意與宰相、與朝廷官員和解的重要原因之一,離得越遠,權(quán)力越走樣,必須借助大臣們多年傳承下來的規(guī)矩與慣例,才能保證皇權(quán)不會被遺忘。
整整十天之后,趙若素那邊還是沒有動靜,一件早就被皇帝遺忘的事情卻發(fā)生了意外。
意外消息是金純忠?guī)淼摹?
金純忠不愿當匈奴人,寧愿無官無爵,也要跟著皇帝一塊回京,因為沒在大楚這邊立過功勞,所以被安排在倦侯府中,與晁鯨等人一塊待命。
韓孺子不急著任用此人,金純忠也不覺得委屈,老老實實地留在府中等待機會,但他每隔幾天總能見一次皇帝,算是一種特權(quán)。
金純忠一般時候沒什么事,如果皇帝太忙,他甚至不說話,待一會就走,今天他卻一直留下來。
韓孺子終于注意到金純忠的異常,抬頭問道:“有事嗎?”
“一件小事,陛下。”
“稍等?!表n孺子將手中一份策疏看完,這是南越郡的一名武將所寫的剿海盜策,條理清晰,頗有獨到之處。
“好了?!表n孺子再次抬頭,用筆在紙上畫了個圈,并將武將的名字記在心里,打算見過本人之后再做決定。
金純忠上前兩步,“微臣冒死陳言,敢請陛下恕罪?!?
韓孺子笑道:“既敢‘冒死’,就別怕獲罪,快說吧?!?
金純忠臉色微紅,抬頭問道:“陛下是要除掉吳家嗎?”
韓孺子一愣,“吳修兄弟?”
“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