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孺子帝》
第(3/3)頁
皇帝將如此重要的任務(wù)交給大臣,宰相申明志等人都吃了一驚,同時也感到欣慰,這畢竟意味著信任。
依照慣例,朝廷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不是探討問題本身,而是先找最適合探討這一問題的人選,大將軍崔宏回京之后一直在家休養(yǎng),這時候順理成章要被請回勤政殿參與議事,接下來是一整套程序,發(fā)布圣旨、收集奏疏、排序擇優(yōu)等等文書工作,夠整個朝廷忙上幾個月。
韓孺子同時邀請一位議政大臣前往倦侯府,這樣一來,皇帝有什么決定可以馬上傳到勤政殿,而不是第二天再議。
這更是一項殊榮,宰相申明志不敢獨攬,建議由議政大臣輪流前往倦侯府,每人十天,宰相本人去不了,他提出的第一人是吏部尚書馮舉。
事情就這么定了,皇帝向大臣做出一點妥協(xié),就像是第一次拿到新刀劍的人,韓孺子要試著揮舞兩下,試試重量,然后再練套路,最后才能得心應(yīng)手、持刃殺敵。
中午回到倦侯府,書桌上已經(jīng)擺放著金純忠的審問卷宗。
韓孺子邊吃飯邊看,頗覺意外,金純忠提問嚴謹、記錄詳實,頗有老吏風(fēng)范,他有這種本事,之前竟然一直沒有顯露出來。
馬穆初時很強硬,卷宗里雖然省略,韓孺子還是能看出來,這位算卦先生說了不少罵人話,但是經(jīng)過一番拷打之后,他還是招了。
他不知道欒半雄派來多少刺客,與他接頭的只有一人,偽裝成商客,混在討債的隊伍中,化名“云雄”,真名不知。
他的確說過“皇帝身邊有咱們的人”這句話,但他是從云夢澤圣軍師那里聽來的,當(dāng)時說出來純粹是為了安撫對方,至于是“已有”還是“將有”,他也不知道。
關(guān)于馬穆一年前為吏的疑問,金純忠也問到了,原來云夢澤最初的目標不是皇帝,而是東海國,馬穆的任務(wù)是在必要的時候協(xié)助刺殺國相燕康一家,可叛亂失敗得太快,東海國也不是平亂主力,所以他就留下來,一直沒有暴露,甚至得到燕家父子的信賴。
他嘴里的“崔家”的確是太傅崔宏家,但那只是因為燕朋師借住崔府,別無含義。
金純忠用不同的問法反法審訊,以確認馬穆不是臨時撒謊,證言中涉及到不少人,除了商人云雄要盡快抓捕之后,金純忠對其他人不敢做主,在卷宗最后,請示哪些人可以叫來參證。
韓孺子非常滿意,倒不是云夢澤刺客終于漏出馬腳,而是找到金純忠這樣一位可用之人。
崔家人與此關(guān)聯(lián)不大,韓孺子將崔宏父子的姓名圈去,剩下的人隨金純忠召問,燕朋師雖然也是高官,但馬穆畢竟是他帶來的,必須說明情況。
韓孺子本想立刻讓金純忠放手去查,想想又按下卷宗,他得先封金純忠一個正式職務(wù),才能派他去查案,這也是朝廷的規(guī)矩,身為皇帝,他應(yīng)該遵守。
吏部尚書馮舉當(dāng)天下午來到倦侯府,卻沒見到幾個人,蔡興海和王赫正在調(diào)查各人及其隨從的背景,大多數(shù)人都未獲準進府。
這天傍晚,蔡興海送上來第一份報告,排在最前面的人正是侍衛(wèi)孟娥。
報告盡量簡潔,不做判斷,孟娥的出身、行為都被一條條羅列出來,大部分對皇帝來說都不是秘密,在最后,蔡興海以粗筆寫下一行字:十月初七、十月十一,孟娥兩次在傍晚離府,次早方回,不知去向。(未完待續(x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