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風向-《孺子帝》
第(1/3)頁
皇帝在崔府遇刺時,蔡興海負責當天的外圍警戒,與早已混入府內的刺客無關,即便如此,他仍然經受一番審問之后,才得到慈寧太后的信任,官復原職,第一件事就是從宿衛營中選擇五位侍衛送進慈寧宮。
這五人都練過內功,名義上是要保護太后,真正的任務卻是為皇帝療傷。
三位御醫總算暫時解脫,但是仍未得到赦免,被慈寧太后痛斥。
“陛下癥狀出現多日,你們為何早不說明情況?”
三位御醫磕頭請罪,第一位御醫負的責任最大,只好由他來解釋,“我、我不是治療這種、這種內傷的行家,而且、而且真的想不到……陛下……會練過內功。”
慈寧太后也沒想到,但她仍將責任都歸到御醫頭上,“你不是號稱包治百病的神醫嗎?連這種事情都想不到?陛下若是無事,你們逃過一劫,若是診斷出錯,哪怕出一點問題,你們難逃死罪。”
御醫唯有磕頭,不敢辯解。
五位侍衛陸續趕到,每個人都要經過三次搜身,單獨拜見太后,聽說要給皇帝治內傷,全都大吃一驚。
看過之后,五人態度不一,或肯定,或謹慎、或猶豫,但是結論都差不多,與御醫的判斷吻合:皇帝的確是內息混亂。
太后終于相信。
三位御醫又被叫來,與五名侍衛聚在一起,商量一個最穩妥、最有效的療傷辦法。
午時過后不久,療傷開始,兩名侍衛將皇帝輕輕架起,一名侍衛推拿皇帝周身穴位,幫助他恢復內息運轉,還有兩名侍衛待命,輪流替換同伴。
治療內傷如同整理一團亂麻,最忌心急、心亂,只能一點點進行,他們預計要一整天以后才見初效,至少三天才有明顯效果。
三位御醫開出養體之藥,配合療傷,他們還有一項重要職責,向慈寧太后解釋清楚療傷過程,讓她別急,尤其讓她不要亂懷疑。
“療傷期間,或有兇險之時,萬望太后莫要憂心,我們八人齊心協力……”
慈寧太后冷冷地說:“我只看最后結果。”
有這句話,御醫和侍衛們也就滿意了。
慈寧太后親自監督了一會,一名休息的侍衛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太后氣勢如虹,怕是不利于療傷。”
慈寧太后哼了一聲,即使不懂武功,她也知道這是胡說八道,有她在場,侍衛們太緊張倒是真的。
她派親信的兩名太監、一名宮女留下,自己離開,休息了一會,決定召見孟娥。
孟娥雙手被縛,由四名女侍衛帶進來,向慈寧太后跪拜之后,獲準起身。
看到真人,慈寧太后有點意外,還有點失望,原來這個孟娥并非絕美女,論姿色只算普通,而且年紀明顯比皇帝大一些,雖然按規矩磕頭請安,臉上卻是一副孤傲神情,全然沒有宮人的謙卑謹慎。
皇帝居然會寵信這樣一名女子,慈寧太后實在想不出理由,將孟娥上下打量了幾遍,直接問道:“陛下臨幸過你?”
普通女子被問到這種事,通常會臉紅,孟娥卻面不改色,搖搖頭:“沒有。”
“若是讓我查出你并非處子之身……”
孟娥臉上終于顯出一絲羞怯,“甘受極刑。”
慈寧太后不會這么做,只是越來越好奇,“是誰教皇帝內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