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孺子帝》
第(1/3)頁
楊奉入宮,既是拜見皇帝,也是辭行,他此次返京原是為了確認圣軍師的身份,半路上聽說皇帝遇刺,數(shù)日后又聽說皇帝已經(jīng)康復(fù),心情也跟著大起大落了一次。
他的權(quán)力來自皇帝,沒有皇帝他將失去一切,因此必須親眼看到皇帝安然無恙。
楊奉看上去又瘦了一些,滿面風(fēng)霜,他在云夢澤可不是坐在屋子里安排戰(zhàn)斗。
楊奉算不得純粹的內(nèi)臣,皇帝在凌云閣見他,微笑道:“朕又涉險,讓楊公失望了?!?
楊奉仔細打量子皇帝幾眼,放下心來,“陛下平安就好?!?
“朕還是沒能完全掌握皇帝的權(quán)力。”韓孺子很高興見到楊奉,有些話他只能對這名太監(jiān)說,“十步以外、千里之內(nèi),不知還有多少臣子與韓稠的想法一樣,只是暫時沒敢表露出來?!?
韓孺子指了指桌上厚厚一摞奏章,“這是連日來各地諸侯和朝中大臣遞上來的,楊公能猜到他們都寫了什么嗎?”
楊奉想了一下,“首先是恭賀陛下康復(fù),其次是痛斥韓稠的狼子野心,最后……他們大概會說起穩(wěn)妥的好處:祖宗如此安排自有其道理,后世子孫改動時必須慎之又慎。以此暗示陛下當初將韓稠從洛陽調(diào)至京城是錯誤的?!?
“何止暗示?有些人直接寫了出來?!表n孺子搖搖頭。
韓稠是諸侯后代,其祖自愿交出王號,當時的皇帝為了表彰這種行為,特許其家子孫可以世襲河南尹,長駐洛陽,結(jié)果卻給自己的子孫留下了麻煩。
“可大楚不能再容忍韓稠這種大臣存在?!表n孺子看向那摞奏章,好像上書者就站在面前,目露堅定,一次刺殺嚇不住他,“如果只是剿匪,動用數(shù)郡之力即可,韓稠影響不大,如果要對付匈奴人,需傾天下之力,朕不允許再有洛陽這樣的法外之地?!?
楊奉沒吱聲,韓孺子輕嘆一聲,“可朕現(xiàn)在還騰不出手來。”
“陛下有皇子之后會封王嗎?”楊奉問道。
韓孺子沉默良久,“會。”
“三五代之后,將有一位皇帝如陛下一樣,琢磨著如何廢除各地諸侯,陛下的子孫也在其中?!?
只有楊奉敢說這樣的話,韓孺子并不在意,反而很欣賞,喃喃道:“一個人不能自私到以為別人不自私,連皇帝也不能例外?!?
韓孺子一時想不出良策,看樣子楊奉也不能,于是笑道:“不說以后的事情,先說眼下的問題吧,朕向云夢澤又派去一位新將軍,名叫黃普公?!?
楊奉點頭,“我在路上遇到了,跟他聊了幾句,是位能做事的將軍,難得陛下能將他找出來。”
韓孺子將黃普公的事跡大概說了一遍,“他的本事哪怕只有五分真實,擊破云夢澤群匪也應(yīng)該不在話下,接下來朕要派他去平定東海??呻迵?dān)心一件事,燕康與黃普公原是主仆,以后一文一武協(xié)作剿匪,只怕會有隔閡。有人建議朕將燕康之子燕朋師也派去云夢澤,如此一來,黃普公的功勞就是燕家的功勞,或許可以消除隔閡??蛇@種做法不太公平,朕一直猶豫未決,正好楊公來了,朕想想聽聽你的意見?!?
楊奉上前一步,“打個比方,陛下得到一柄號稱削鐵如泥的寶劍,是深藏匣中,還是拿在手中與敵人對戰(zhàn)?”
“當然是拿在手中。”
“敵人選用何樣的兵器迎戰(zhàn),陛下決定不了,那可能也是一柄神兵利器,兩強相爭,必有一傷,陛下的寶劍縱然得勝,也可能受損?!?
“如果對方是神兵利器,朕就更應(yīng)該使用寶劍,這正是寶劍的用途?!表n孺子笑了笑,有時候他還是需要楊奉的指引,“朕明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