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孺子帝》
第(2/3)頁
“他們的確找過我,我說‘陛下自有分寸,用不著咱們操心,代王只是小孩子,陛下不會與他一般見識’,可他們不聽,非要弄這一出,真是可笑?!睎|海王將自己摘出去,隨便也為代王說了一句好話。
韓孺子一聽就明白,“你現(xiàn)在就是在為代王求情。”
東海王正色道:“我這不叫‘求情’,而是‘實話’,我常在陛下身邊,了解陛下,知道陛下外嚴內寬。韓稠勾結刺客,陛下甚至不肯株連其家人與普通百姓,怎么會想到報復一位還不能自己做主的小孩子呢?”
“你說得倒是沒錯。”韓孺子微笑道。
東海王嘿嘿地笑,隱約覺得皇帝似乎“另有用心”,他一時間猜不透。
諸王之宴設在同玄殿后面的一座大殿里,客人近百,其中諸侯王二十一人,宗室長老十人,其他人則是諸侯王的世子嫡孫與保傅。
皇帝到的時候,眾人已經(jīng)入席,共分為四排,左右各兩排,按地位與輩分排序,同輩人則按與當今皇帝的親疏遠近分出尊卑。
一開始氣氛比較拘謹,好在宗正府禮官主持一切,諸侯王一一上前拜見并向皇帝祝酒,說的是萬壽無疆一類的套話。
韓孺子保持天子的威嚴,點下頭,拿起酒杯意思一下就可以,不用真喝酒,事實上,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只空杯,里面一滴酒也沒有,以免皇帝握不穩(wěn)杯子一時失態(tài),或是喝酒嗆到。
放眼望去,韓孺子暗自嘆息,二十一名諸侯,不是太老,就是太小,正值壯年者,唯有東海王等寥寥數(shù)人。
聯(lián)名求情的十王年紀都比較大,最年輕的也在五十歲以上。
有韓稠的例子在先,眾人的表現(xiàn)全都中規(guī)中矩,沒有長跪不起、放聲大哭之類的出格舉止。
宴席本身很平淡,在史書上甚至不值得書寫一筆,只有一件事特別,史官不會記載,當時在場的眾人日后卻都印象深刻。
離皇帝最近的右手邊,空著一張桌子,那是留給英王的。
英王是武帝幼子,流落在外,迄今沒有找到,由于種種原因不能親來京城的諸侯還有幾位,只有英王享受到虛席的待遇。
這是韓孺子特意安排的,以此表明自己記掛宗室,而且不會因為有過競爭就加以報復。
年幼的代王也來了,由一名宗室近親擔任保傅,拜見皇帝時說話結結巴巴,回到座位上卻不太老實,拿筷子撥拉幾樣菜肴,吃得很少,一個人玩得很專注,全不知自己的特殊。
在幾位老王的帶動下,氣氛慢慢活躍起來,家族聚會,交談內容總是離不開祖先,桓帝英年早逝,又是當今皇帝的父親,不好掌握分寸,大家于是暢談武帝。
武帝在位四十余年,多次舉辦家宴,年輕時脾氣比較急,有一回喝多了,非要在大殿里與一名諸侯王摔跤角力,史官絕不會記錄這一段,當時在場的諸侯卻記得清清楚楚,現(xiàn)在說起仍津津有味。
“后來呢,摔跤了嗎?”韓孺子也很感興趣。
提起這件往事的燕王回道:“諸侯怎敢與天子戲弄?那位諸侯假裝喝醉,起身之后搖搖晃晃,自己摔倒了,博武帝一笑,事情也就過去了?!?
武帝故事聽得越多,韓孺子越羨慕這位祖父,武帝似乎沒有他這么多煩惱,很輕松地掌握了權力,剩下的問題只是如何使用而已。
天時、地利、人和都集中在武帝一朝,韓孺子一樣也比不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