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為人母者-《孺子帝》
第(2/3)頁
又聊了一會,慈寧太后終于說到了正題,“陛下將一群勛貴之子送往碎鐵城,本意是好的,可是路途遙遠,塞外也不安全,難免不出意外。這種事若成慣例,等皇子長大該怎么辦?也要參加行軍?”
崔小君同樣了解皇帝,知道這是很可能的事情,可她更明白,皇帝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反對。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勛貴如此,皇子……或許也該如此,久在深宮之中,并無好處。”
慈寧太后笑道:“如果皇子是你生的孩子,皇后就不會這么想了。”
崔小君只得改口,“太后說得是,我未受懷胎之苦,想得簡單了。”
“沒關系,等皇后親自撫養(yǎng)皇子,很快就能明白為人母者的心情。”慈寧太后停了一會,“皇后能勸說陛下收回成命嗎?”
崔小君無法拒絕,只能說:“我會盡力。”
這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崔小君勉強接下,卻不知該如何向皇帝開口。
次日傍晚,皇帝回宮。
在外面待了幾天,韓孺子比較興奮,深夜不睡,向皇后講述過去幾天里的事情,“我到現(xiàn)在也不是很明白,那些世家怎么敢在我的眼皮底下動用‘替兵’?是我這個皇帝還不夠嚴厲嗎?”
崔小君坐在床上,溫柔地看著絮叨不已的皇帝,笑道:“這與嚴歷與否無關,他們想不到陛下會明察秋毫,竟然關注這等小事。”
“小事?勛貴能夠承襲爵位,是因為他們的父祖為大楚立下過赫赫戰(zhàn)功,如今子孫連刀劍都碰不得,不肖至此,百年之后有何臉面去見先人?”
韓孺子走到床前,微笑道:“我也是糊涂了,跟你說這些做什么?城外風景秀麗,過一陣子,咱們一塊出城。”
“我對山水風光不感興趣,更愿意聽陛下講勛貴的事。”
崔家也是勛貴,韓孺子總是忘記皇后與崔家的關系,“大將軍說什么了?”
“陛下想多了,我父親傷勢初愈,身體還不太好,每天只能在府里散散步,對外面的事情全不關心,才不會替別人求情。而且我父親掌軍多年,還不明白練兵的重要?”
崔宏的一子一孫都不在“子弟軍”中,的確沒必要關心。
韓孺子笑笑,“我總覺得那些勛貴不會這么平靜,見誰都覺得像是在說情,我的確想得有點多了。”
崔小君拍拍身邊,讓皇帝坐下,正色道:“我的確要說情,但是與我父親無關。”
韓孺子十分驚訝,“你也以為我做得不對?”
“陛下做得對,但是手段欠妥。”
如果說話的是別人,韓孺子早就先發(fā)制人,對皇后,他卻不會用這招,“何處欠妥,說來聽聽。”
“陛下讓‘子弟軍’行軍,不只是為了練兵吧?”
“當然,那兩千人也算不上真正的兵,我只是要給勛貴世家一個教訓,讓他們明白,大楚有難時,人人都得出力,誰也不能躲在后面等著別人來救,尤其是他們這些人,肩負的責任理應更多一些才對。”
“大楚眼下有難嗎?”
在韓孺子看來,大楚的“難”可不少,但是都稱不上“眼下”,“你想說蕭聲?”
崔小君點點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