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孺子帝》


    第(2/3)頁

    東海王笑道:“自己想得好處,就要先給別人一點好處,這樣一來,到自己的時候就不會受到太多反對,為官之道,大抵如此,宰相倒是很守規(guī)矩。”

    韓孺子也笑了,因為他自己也用這一招,而且經(jīng)常用,這么一想,心中釋然許多。

    東海王又道:“我得向陛下多說一句,所謂背景這種東西都是人云亦云,門生、舊部、聯(lián)姻、同姓、同鄉(xiāng)、同榜進士等等,都可以算入背景,許多官員與四大家皆有關系,很難說誰就是誰家的人,花家出事,也沒見哪個‘花家人’跳出來為他們說話。”

    朝廷的規(guī)矩重重疊疊,身在其中的人習以為常,從小獨處的韓孺子卻覺得新鮮,“四大家?有意思,朕從前沒聽說過。”

    東海王詫異地睜大眼睛,馬上笑道:“也難怪,陛下心懷天下,不太注意這些事情,別人也不好說。朝中不只有四家,還有六門八姓,總共十八戶權(quán)貴,不過要我說的話,這不過是民間傳言罷了,其中不少人家是拿來湊數(shù)的,早就衰落多年了。”

    韓孺子本想細問這十八戶權(quán)貴都有誰,轉(zhuǎn)念又放棄了,身為皇帝沒必要了解太多細枝末節(jié)。

    韓孺子最終沒有找宰相卓如鶴談話,但是從此之后,對奏章不再隨筆批復“閱”,又恢復細看的習慣。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卓如鶴對官員的調(diào)整告一段落,開始正式地輔佐皇帝治理天下。

    首要的問題還是流民。

    大部分流民去年都得到了安置,當年秋天有了收成,卻只夠糊口,極少積蓄,仍需官府救濟。

    問題是官府庫中也沒有多少余糧。

    這回是真沒糧,卓如鶴仔細調(diào)查過,連年災禍,天下郡國一半以上糧庫告急,剩下的地方也只夠本地調(diào)劑,沒有余力幫助外地。

    “唯有四大兵倉存糧尚足,臣以為或可調(diào)用。”開兵倉本是瞿子晰最早提出的建議,卓如鶴現(xiàn)在也有了同樣的想法,“今年春夏以來,風調(diào)雨順,入秋之后很可能迎來豐收,只需等候幾個月,兵倉之糧就能得以恢復,兩三年間即可貯滿。”

    韓孺子猶豫不決,兵倉之糧至關重要,一旦空虛,皇帝就像是手中沒了兵器,關鍵是對面的敵人還沒有走遠,仍在虎視眈眈。

    東海之戰(zhàn)規(guī)模不大,對楚軍影響甚微,塞外的匈奴人才是大患,柴悅率軍十萬駐守在馬邑城,一旦再開戰(zhàn)事,糧草供應絕不能中斷。

    匈奴人最近比較安穩(wěn),但是有消息稱,入春以來,大批匈奴人南下,離邊塞不遠,還有消息說,從西方逃來的匈奴人越來越多。草原民族一直逐水草而居,如今只敢東來,不敢西去,牛羊無處放牧,早晚必成大禍。

    “先開一座吧。”韓孺子只能先做到這一步。

    卓如鶴選擇的是敖倉,此城存糧最多,交通便利,往各地運糧比較方便。

    放糧賑災只是治標,卓如鶴的治本之法是墾荒,他在云夢澤用過此法,效果不錯,如今要在各地推廣,墾荒所需要的耕牛、鐵犁、種子等等,皆由官府借貸給貧民,免租一到五年,然后逐漸償還。

    卓如鶴預計,要到十年之后,墾荒方可大成,天下充實,可比武帝鼎盛之時。

    計算下來,墾荒的費用極其龐大,遠遠超過供養(yǎng)一支二三十萬人的軍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