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孺子帝》
第(3/3)頁
“當今陛下。”南直勁微微一笑,“我已經說過許多次了,宰相大人,咱們的底線是一樣的,當今陛下雖有一些……缺憾,卻已是武帝以來最合格的皇帝,放眼整個宗室,再找不出第二人。南某指燈發誓,絕無二心,穩定朝廷也是為了防止有人謀逆。”
“你打算怎么辦?”卓如鶴心不甘情不愿,還是被說服了。
“此時此刻,關鍵人物是戶部瞿大人。”
“瞿子晰?”卓如鶴有些糊涂了。
“瞿大人生性孤傲,一直不肯融入同僚,又兼弟子眾多,且多是不穩重的年輕人,朝廷分裂,另一方必舉他為首。”
卓如鶴又一次沉默,南直勁所言不虛,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之前在勤政殿上,大家才會推舉瞿子晰第一個去見皇帝。
這是一招障眼法,如果讓皇帝以為瞿子晰也是朝廷的一部分,行事或許會更謹慎一些。
事實證明,這一招很可能生效了,皇帝在見過瞿子晰之后,的確變得寬容。
卓如鶴越發不能“問心無愧”,長嘆一聲,“瞿戶部名聲甚佳,又得陛下欣賞,對他不可輕舉妄動。”
“當然,那會讓朝廷分裂得更快,我的意思是瞿大人在戶部做得夠久了,該調到吏部。”
吏部是六部之首,調為吏部尚書,品級未變,實權卻增加了,而且這是通往宰相之位的必經之途,卓如鶴沒當過,算是極特殊的例外。
這和讓瞿子晰去見皇帝的意思一樣,都是為了顯示朝廷的團結。
“就這樣?”卓如鶴不太相信。
南直勁微微一笑,“右巡御史空缺多時,瞿大人也可兼任。”
御史離宰相又近一步,雖然皇帝看好瞿子晰,這樣的速度也太快了一些,而且宰相本人感受到了威脅,雖說心生退意,但是親手將位置讓給競爭者,卓如鶴還是有些不愿。
“這種先例可不多。”卓如鶴冷冷地說,吏部與御史都是治官,職責卻不同,一個負責考核任免、一個負責監察督導,除了個別過度時期,極少會允許同一人兼任。
“這么大的事情,就讓陛下裁決吧,如果我沒猜錯,陛下肯定會同意任命瞿大為右巡御史,這就夠了。”
“嗯?”
“很快就將有一樁案子落在右巡御史手里,如果處理得好,朝廷不會分裂,宰相大人也能重拾陛下的信任。”
“什么案子?”
“燕家。”
卓如鶴神情微變。(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