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孺子帝》
第(2/3)頁
“陛下傳旨了?”
“當然,而且是你親眼所見。”韓孺子心中越來越惱怒,只是還不想完全顯露出來。
“旨意傳給誰了?”
“康自矯,你想說什么,直說好了,用不著拐彎抹角。”韓孺子冷冷地道。
康自矯拱手謝罪,“陛下的圣旨先進宰相府,再到各部司,由驛站分送天下各郡,郡里抄送各縣,縣轉鄉,鄉告民,一道圣旨要被百姓得知,需要經過幾道手,每一手都在官員的控制之中。而這些官員,不是世家出身,就是與世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正是陛下所要打壓的一批人,試問,他們愿意如實傳達這道圣旨嗎?”
韓孺子心中怒氣一下子消失得干干凈凈,語氣也緩和下來,“康卿聽說了什么?”
“不是聽說,而是親眼所見,就在京城以外,許多私奴在路上號啕大哭,不肯離開舊主,以為從此再無著落。”
韓孺子沉默了一會,他一直集中精力與大臣爭斗,官員們的激烈反應讓他自以為與勝利只差一步,現在才明白,他中了“聲東擊西”之計,正在錯誤的地點進行一場無關大局的戰斗,雖勝猶敗。
“私奴可愿從軍?”
“只有很少一部分愿意,他們種慣了地,對打仗極其畏懼,北方正要開戰,無論給多少田地,許多人也不想從軍,何況陛下所許下的田地要三至十年之后才能到手,窮苦人怕官、不信官,一聽說是三年以后,更不信了。”
韓孺子沉默得更久。
當皇帝真難,但這句話只能藏在心里,韓孺子開口道:“你說的這些都有實據?”
“陛下可以派人去查,不用太遠,京城以外就有不少大莊園,問問他們了不了解圣旨的全部內容、愿不愿意離開舊主自立門戶?”
韓孺子當然要派人調查,“康卿可有妙計解決困境?”
康自矯回道:“本朝定鼎之初為何官民和諧而政令通順?乃因功臣皆由民間出,熟知百姓疾苦,兩三代之后,世家子從小錦衣玉食慣了,視富貴為天生,偶有不順,只覺得自己苦,哪知世上還有更苦、真苦?陛下問妙計,微臣只有一計,多用寒門子弟當官,或可令朝廷再度知民。”
韓孺子點點頭,覺得康自矯此計不夠“妙”,“你先退下,容朕考慮一下。”
康自矯拱手告退,最后說了一句,“康某不謙,自認為有宰相之才,陛下若是欲用寒門,可從康某開始。”
韓孺子大笑,揮手命令康自矯退下。
康自矯并不掩飾自己的求官野心,韓孺子也不在意,而是在仔細思考他所說的話。
韓孺子是皇帝,即使是在被迫退位的情況下,所遇到的人也大都愿意為他所用,更灑脫者則是事了之后急流勇退,所以他很難理解,竟然還有人甘愿為奴,而不愿自立門戶。
不能只聽一面之辭,韓孺子必須調查清楚,想了一會,覺得金純忠和景耀都不適合,于是讓張有才召來晁鯨。
養尊處優久了,晁鯨已不再像是窮苦的漁村少年,只是眼睛閃亮,到哪都亂瞄,賊兮兮的,也不像是宿衛軍將士。
韓孺子將事情交待清楚,讓晁鯨去京城以外打聽情況,特意提醒道:“不要泄露身份,你現在這個樣子可不行。”
“衣服不行嗎?我換一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