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孺子帝》
第(2/3)頁
“據說如此。”
“陛下有沒有想過,教人造反就是教人做皇帝,所以造反之書也是帝王之書,當初在京城讀書人眼里,這本書與造反沒有半點關系。楊奉為何意興闌珊?因為他追尋了半生,結果源頭早在他手中,他卻沒有認出來。同樣一本書,有人以為是帝王之術,有人卻當成蠱惑人心的秘笈。最讓楊奉無法理解的是,有一部分內容就是他親自寫的,望氣者從中領悟的含義卻與他的本意背道而馳。”
“怎么會有這種事?”韓孺子對這本書更加好奇,可惜書已經毀掉,只剩下三頁。
“我不愛讀書,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楊奉大概覺得世事如此,你所做的一切努力,在別人眼里卻是另一回事。楊奉一開始想教訓皇帝,后來又想培養皇帝,結果都沒有如意。”
“楊奉……”韓孺子想問思帝的事情,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對楊奉,他知道得已經太多,不如留些秘密,“多謝,朕受益良多。”
不要命嗯了一聲,扭頭看去,不遠處,數十名侍衛與衛兵都在盯著他,其中幾人手握刀柄,在他們眼里,不要命總是個危險人物。
“楊奉留給我的任務都已完成,他的妻兒今后也不需要我的照顧,不管陛下怎么想,我可是終于解脫了。告辭。”
“你要去哪?”
“看心情,可能跟著大家一塊去關東避難,可能留在京城靜觀其變,可能回老家看看,雖說沒人能記得我,但我還記得一點東西,也有可能去刺殺個把人。”
“那樣沒用,你為什么不加入楚軍,與眾人一塊抗敵?”
“陛下忘了,我加入過楚軍,和南直勁一塊去燒過滿倉城,老實說,戰場不適合我,人太多,場面太亂,我施展不開。”
“那也沒必要白白送命。”
“呵呵,我開始理解楊奉的意思了,我之慷慨赴難,在陛下看來卻是白白送命。同理,陛下之決一死戰,在我看來……”不要命突然不說了,大笑幾聲,調轉馬頭,疾馳而去。
韓孺子沒動,也沒派人阻止,仍然遙望軍營,良久之后,對身后眾人說:“去軍營。”
這是一次意外到訪,營中將士都沒有準備,尤其是新兵眾多,連兵甲都沒領齊,對軍官的命令更是茫然不解,但是一聽說皇帝來了,全都擁來,擠在道路兩邊觀看。
一名衛兵前驅,一路大喊“陛下駕到”。
韓孺子騎馬馳過營地,目光與眾多士兵接觸,有人心慌意亂,跪下磕頭,有人興致盎然,笑呵呵地與皇帝對視……
韓孺子拔出太祖寶劍,高高舉起,兩邊突然響起“萬歲”的呼聲。
到了盡頭,韓孺子調頭,收起寶劍,等衛兵再次列隊之后,他控馬緩緩前行,向兩邊的人大聲道:“大楚必勝,朕與眾將士同戰。”
萬歲的呼聲又起,逐漸被“同戰”代替。
韓孺子連去多座軍營,入夜才回城里。
函谷關的樊撞山與崔騰不召自來,尤其是崔騰,聽說父親下落不明,他一定要參戰。
韓孺子沒有勸阻,只要不影響大局,他愿意讓每個人自主選擇。
他回寢宮坐了一會,命人叫來景耀。
景耀還沒來得及去守墓,很快趕到。
韓孺子身穿戎裝,手扶劍柄,站在屋地中間,神情冰冷。
景耀心中一驚,立刻跪下,“陛下。”
“你好大膽啊,景耀。”
景耀又是一驚,連磕三頭,“臣膽子不大,陛下……”
“敵軍攻城那一晚,是你給上官太后傳信?”
景耀抬起頭,茫然道:“是,臣對陛下說過了。”
“嗯,你還有沒說的事情嗎?”
景耀神情微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