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孺子帝》
第(3/3)頁
幾名兵部官員忙得手忙腳亂,有人記錄,有人下樓傳令、上樓回復,累得氣喘吁吁。
皇帝終于部署完畢,又斜靠在椅子閉目養神。
他的命令其實都很簡單,對正在進行的戰斗沒有直接影響,但無論是傳令的官員,還是領旨的各支軍隊,都以為皇帝胸有成竹,對戰場形勢了若指掌,前方許多將士甚至以為皇帝本人已親臨戰場。
又是一場大戰,負責記錄賭約的官吏忙碌起來,輸者越來越多,好在銀子都不多,大家更在乎最后的結果。
觀戰的將領不停轉身報告情況,今天這一戰開始得比較晚,規模卻更大,一多半百家軍參戰,楚軍也是步步緊逼,只等皇帝最后一聲令下。
韓孺子遲遲沒有下令,事實上,他心里很清楚,以新兵為主的后備楚軍無論如何不能投入戰場,那會暴露楚軍的最大軟肋,不僅會令敵軍士氣大增,還會讓百家軍失去斗志。
他的心里遠沒有外表那么鎮定,他比誰都急,急于聽到戰事進展有利于楚軍,再這樣僵持下去,后備軍遲遲不戰就會顯得很奇怪。
眾人當中,只有年輕的謝存大致明白皇帝的心事,趁別人都在觀戰,他走過來,小聲道:“請陛下給我一支軍隊,前去救急。”
韓孺子想了一會,“左軍第九營兩千人當中多為老兵,你帶他們參戰,馳騁往返,盡量避免纏斗、混戰。”
“是,陛下,微臣明白。”
韓孺子叫來兵部官員,傳旨、發令牌,謝存下樓去接管軍隊。
觀戰將領習慣報喜不報憂,只說楚軍、百家軍進展如何,很少提及敵軍狀況,韓孺子眼雖不看,心里卻明白得很,像這種戰斗,一旦開始很快就會變成混戰,必須持續不斷地投入軍隊,后參戰軍隊看得更清楚一些,他們的士氣直接影響那些參戰已久的人。
謝存帶一支楚軍參戰,最大的作用不是擊敗敵人,而是給百家軍一個印象:楚軍果然能打硬仗。
戰場比較遠,等了小半個時辰,才有將領回報說左軍一部分將士參戰。
通報聲越來越少,因為戰場上的形勢實在太亂,站在望樓之上,根本分不清敵我,更無從判斷勝負。
雙方都知道今天這一戰有多么重要,如果說昨天是試探,今天就是真正的交手,敵軍再打不贏,士氣將更加受挫,百家軍若是明顯戰敗,好不容易激起的斗志很可能消失殆盡。
一名兵部官員實在看不下去了,轉身來到皇帝面前,“陛下,讓楚軍參戰吧,雖然新兵居多,總比沒有強。”
“再等等。”韓孺子仍不想走出這一步。
斜陽西傾,又有幾名將領提議派出后備軍,皇帝終于起身,來到樓邊向戰場的方向望了一眼,說:“隨朕去前線。”
眾人一驚,可是沒人相勸,此時此刻,皇帝只要開口,他們就會執行,哪怕是下令從樓上跳下去,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照做。
韓孺子扭頭看了一眼楚將頭顱,目光停在南直勁臉上,低聲道:“你為大楚而亡,朕亦為大楚而戰。”
韓孺子下樓上馬,命人舉起皇帝大纛,前方開道,一路吆喝著穿過備戰的楚軍,宣布皇帝來了。(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