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隨著手術越來越熟練,這種并發癥的出現頻率才低了下去。 胸壁懸吊器制造的張力極高,患者的年紀也高,雙高在一起,肋骨大概率會出現骨折。 雖然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損傷,但大和田深也還是把希望寄托在這上面。 然而,他看見申天賜并沒有急于用胸壁懸吊器打開小切口暴露術野,而是先伸手摸了一下患者的肋骨,微微用力。 隨后周從文配合,胸壁懸吊器送進去,申天賜看起來很隨意的懸吊胸壁。 “咔吧~”大和田深也的耳邊隱約回蕩著這么一個清脆的聲音。 骨折! 骨折!! 骨折?。。? 大和田深也心中的小怪獸狂暴的怒吼著。 但旋即他就失望了,申天賜的手很有準,他甚至還預留了一部分肋骨彈性空間,只打開了一條很難看見里面情況的術野范圍。 沒有骨折……大和田深也有些失望,但旋即便開心起來。 這意味著什么? 雖然避免了肋骨骨折這么一個并不重要的小小副損傷,但提高了至少一個幾何數級的后繼手術難度! 本身6cm的手術切口術野就小,申天賜為了避免骨折,沒有把胸壁懸吊器開到最大,進一步讓術野變小。 這是作死! 可是“作死”的行為并不只有這一點。 在做三角帆之前,周從文打了一個手勢。 他要麻醉醫生現在就開始雙肺通氣! 他竟然無視了三角帆技術的時間,現在就要麻醉醫生開始雙肺通氣! 是周從文緊張了,他看上去很平淡,可是沉重的壓力壓在肩上,讓他出現了誤判! 大和田深也意識到這一點后,眼睛亮了起來。 壓力是雙方的,自己連手術臺都不上就已經感覺不堪重負,那么周從文肯定背負著更大的壓力。 在壓力下,術者周從文的動作雖然“勉強”保持著規整與熟練,沒有走形,但卻出現了一個不應該出現在現在的手勢。 直播圖像中,麻醉醫生開始操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