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是法蘭克福大學附屬醫院頂級的麻醉醫生,操作很流暢,大和田深也冷笑,手術的失誤已經有了! 52″,這是大和田深也給出的雙肺通氣的時間,也就意味著周從文只有52″的時間做三角帆技術。 鉗子和電燒進入胸腔,開始游離心包脂肪。 這是三角帆技術,是為了小切口一站式冠脈搭橋手術才出現的一種小技巧。 大和田深也目不轉睛的看著局域網傳輸的畫面中胸腔內的手術過程,他的嘴越長越大,自己卻完全沒有意識到這點。 周從文和申天賜的配合哪里是以臻完美,他們的配合絕對完美! 小小的空間里,視線只有一絲甚至更少,大和田深也懷疑兩人有些位置都是盲操。 可是! 即便是盲操,鉗子、電燒從來都沒有碰撞過。 他們兩個人就像是一臺機器流水線,而陌生的患者、陌生的生理解剖結構對他們來講早已經爛熟于胸,做過不知道幾百、幾千遍似的。 一天前觀看手術的時候,三角帆技術讓眾人詫異。 經過一天無休無眠的研究,與會專家多多少少都對此有了解。 可是看到周從文和申天賜的配合后,他們有了更多的領悟。 啊、啊、啊的驚呼聲不斷響起。 這種無意識的聲音遠遠要比掌聲、贊美更深沉,更發自內心。 大和田深也知道剛剛自己的判斷又錯了,接連不斷的判斷失誤讓他無比沮喪。 雖然因為患者年齡大,胸壁懸吊器打開的術野極小,但是周從文和申天賜卻并不在意。 他們兩個人完美配合,只用了極短的時間就完成了三角帆技術。 大和田深也預判是52″,但兩人只用了43″就完成游離、懸吊、阻擋。 時間很充裕,周從文還檢查了一遍,加強縫合一針。打結后線剪刀剛間斷固定線,肺臟膨脹,雙肺通氣開始! (本章完)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