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7 微生態-《回到2002當醫生》
第(2/3)頁
“院士工作站的核心內容是推廣胸腔鏡,基礎術式是肺小結節的楔切手術。至于您推薦我參加世界心胸外科手術大賽,并沒指望著我第一次去就拿到名次。先混個臉熟,和評委、和全世界頂級的醫生都熟悉,以后回到912再說。”
“嘿嘿,沒想到吧。”周從文有些得意的看著自家老板。
“嗯,沒想到,你的能力比我想象中還要強。”黃老坦誠的回答道。
“但我需要團隊。”周從文道,“現在手術團隊基本已經成型,各種人還算是齊備。至于您說的檢驗科的王醫生那種人,我不敢想哦。”
“我都懂,無論是在醫大二院還是回到咱912,或者以后去了其他醫院,都會審時度勢的。”
周從文說的是實話。
外科醫生會做手術就可以了?
開玩笑。
三分醫療、七分護理,這句話在臨床已經被說爛了,但這就是事實。
未來帝都有一個頂級的私立醫院——和睦家醫院。
為了打造這間頂級私立醫院,資方不惜血本挖來好多牛人。
比如說和睦家外科主任李書雋,引進和睦家前是美國西南醫學中心移植科的主任,專攻肝移植。
但去和睦家之后,沒有其他科的支持、沒有患者,也很少能做肝臟相關的手術。
強如美國西南醫學中心移植科的主任,沒有其他科室的支持,也空有一身屠龍絕技卻無處施展。
最后和睦家還是以婦產科業務為主,主攻接生,變成高檔產房。
“我一直強調微生態。”黃老不知道周從文心里想的是若干年后的美國西南醫學中心移植科的主任,他淡淡說道,“一個科室,一個醫療組都是微生態。能達到的上限,不僅取決于你的水平,還取決于其他人的水平。”
周從文心里嘮叨了一句,那也不是您老人家總灌輸價值觀的理由不是。
但這話不能說,周從文只能私下腹誹。
“這只是其一,再有就是醫療圈的人脈和患者的認可。”
黃老說起這個,話匣子打開,指點江山,說的興致盎然。
兩個小時就這么過去。
老板太能說了,關鍵是他站在2003年,卻似乎是從2033年回頭看。很多事兒都像是回顧一般,具有極強大的前瞻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