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按照黃老的意思,在這之前應該做過一系列的檢查,早起癌癥的診斷應該沒有疑問,具體分期、分型的話就不知道了。“ 楚院士回答道。 正說著,術者已經用針型切開刀在病灶邊緣切開定位。 六個切開點,像是梅花一般落在病灶周圍,距離病灶中心 0.8cm。 哪怕是用十二指腸鏡,黃老的操作依舊穩如泰山,而且精準到了極點。 0.8cm,6個點,普通人目測沒有一點“失誤”。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 哪怕不是外科醫生,與會的醫生們也都知道術者看上去很隨意的操作精準到令人發指的程度。 而且他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像是吃飯喝水一樣旋轉十二指腸鏡,瞬間就在病灶邊緣做了標記。 術者就像是經驗老辣的頂級狙擊手一般,根本不用瞄準鏡,抬手爆頭。 楚院士的手指微動,他最近做的類似的訓練、手術太多,以至于看見畫面就無可救藥的把自己代入進去。 但術者的操作他完全無法模擬,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熟練,做了一輩子的ESD手術一般。 楚院士深知,光是這一步,要換自己上去主刀至少要5分鐘時間。 時間長不說,而且還定位的位置絕對不可能分毫不差,說是 0.8cm就是0.8cm。 黃老就像是一臺機器,站在術者的位置上,無論是做普通開胸手術還是胸腔鏡手術、無論是做心臟手術還是介入手術,乃至于操作十二指腸鏡做ESD手術,都是一般無二的冷靜精準。 真是很厲害!楚院士心中感嘆道。 感慨只是一瞬間的事兒,術者和他的助手配合的極為默契,在鏡頭下6個定位點定好位置后,注射器的針頭就送了進來,出現在術野中。 定位點外0.4cm的位置,多點粘膜下注射,每點約2ml。 不光是快,而且助手注射的時候完全按照操典標準進行,從肛側到口側,簡單而標準,宛如操典。 這一步持續的時間稍微長一點,多位置注射后,類似于潰瘍面的病變位置被注射液“抬”起來。 楚院士屏氣凝神,他知道最關鍵的一步終于要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