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0【動手!】-《大宋潑皮》
第(2/3)頁
伴隨著劉勇再次高喊。
兩名盾兵豎起盾牌,頂在身前,沿著碎石小道一步步朝著山腰走去。
……
半山腰的山寨上,上千逃戶頂著小雨,在田間搶收麥子。
這雨也不知會下多久,萬一下的久了,田里麥子便會出現大規模的倒伏。
雖然麥子的收成多寡,與逃戶們沒關系,可那石寶卻不是善茬。
若是到時欠收,只怕又會殺人泄憤。
沒人愿意被殺,所以一個個逃戶格外上心。
寨子深處的聚義堂中,正在舉辦宴席。
宴席上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石寶這次下了血本,席上不但有山中打來的野味,還有羊肉與鮮魚。
宋時以羊肉最為珍貴,一頭羊的價格能夠買下兩頭耕牛。
羊肉之下,便是鮮魚。
因為這會兒交通不便,內陸地區想要吃到鮮魚并不容易。
其次才是牛肉,最次的是豬肉。
相比唐時和五代,北宋時期耕牛的數量多了數十倍,官府雖管制嚴格,但摔死老死的不在少數,所以牛肉并非稀缺貨。
北宋初期,朝廷明令禁止吃牛肉,但卻根本沒人買賬。
以至于到了后來,官府干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宋真宗還特意下了一道詔書:“兩浙諸州,有屠牛充膳,自非通議烹宰,其因緣買者,悉不問罪。”
意思就是,無緣無故殺牛,是犯法的。
但那些買牛肉回去吃的人,就不問罪了。
連皇帝都妥協了,地方官員就更不可能管了,甚至有些州縣的官員為了撈錢,還專門搞出一種牛肉稅。
買牛肉,要額外交稅……
山寨中大小頭目,外加十七名逃軍,足足五六十人匯聚在大堂內,耍子聲、勸酒聲、頑笑聲交織在一起,人聲鼎沸。
“報!”
飲至正酣,一聲突兀的大喊從外傳來。
緊接著,一名山賊疾步邁入大堂,稟報道:“大當家,山下發現大批官兵!”
官兵?
一時間,眾人紛紛一驚,整個大堂為之一靜。
石寶放下酒杯,面色凝重道:“官兵?有多少人?”
山賊如實答道:“足有四五百之眾,領頭的乃是縣衙都頭劉勇。”
聞言,堂內山賊面上重新掛起笑意。
石寶面露笑意,轉頭吩咐道:“老四,領二百兄弟守住寨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