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干爹?親爹!】-《大宋潑皮》
第(1/3)頁
嘖!
到底是一州通判,文字功底深厚。
乍一看,只是尋常敘舊的書信,可仔細品品就會發現字里行間的各種暗示和隱喻。
待到韓楨神色怪異的放下書信,常知縣端起茶盞抿了一口:“咱們的事發了。”
一縣知縣勾結匪寇的事發了,但常玉坤卻絲毫不慌。
若是州府上官想辦他,來的就應該是提刑司,而不是這樣一封書信。
想通這一層,再看這封書信,就會發現信中句句不提錢,卻又句句都是錢!
“本還想找門路賄賂,沒想到他們竟自己送上門來了。”
韓楨不由搖頭失笑。
常知縣卻沒他那么樂觀,提醒道:“此二人抓住了咱們的把柄,只怕會獅子大開口。”
韓楨自信道:“還是那句話,不怕胃口大,就怕他不貪。”
先前是小打小鬧,幾斤白糖,百來斤精鹽。
東西屬于稀缺貨,但畢竟分量少,倒也沒有受到大人物的關注。
等到制鹽廠的流水線建造完畢,一個月少說能提煉十萬斤精鹽。
到了那個時候,朱吉等人絕對會被盯上。
一個知縣的分量,還擔不起這么大的利益。
但若是能把一州知州和通判拉入伙,其他人再有歪心思,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夠不夠了。
雖然要讓出一部分利潤,可好處也不少。
保護傘變多了,也變得更大,銷售渠道也能順利拓展。
“你心中有數就好。”
見他這么說,常知縣也就不在多言。
反正賄賂上官,用的又不是自己的錢,韓楨都不在乎,他著什么急呢。
韓楨忽地問道:“常知縣可知是誰去告的官?”
常知縣似笑非笑道:“縣衙前都頭李柱的弟弟,李樁!”
劉宓信中沒有言明是誰報的官,但只需排查一遍,便可知曉。
前幾日的叛亂后,韓楨派遣書吏統計縣中百姓死傷,俱都有詳細記載,只需看一看沒死,卻又不在縣中的人,稍微推斷便可得知。
“是他啊。”
聽到是李樁,韓楨面露恍然之色。
常知縣略有深意道:“放心,不需你動手,此人活不了。”
一旦韓楨與劉宓他們談妥,收了錢之后,趙霆自會幫他解決李樁,消除隱患。
三言兩句談妥之后,常知縣問道:“你今日怎地有空來縣城,制鹽廠的事兒處置好了?”
“哪有那么快。”
韓楨開門見山道:“小王村糧食不夠了,我此次來縣里,是打算從縣中糧倉借調一批糧食,等到從南方采購的糧食到了再補上。”
前陣子剛剛夏收,夏稅也還沒來得及送去州府,所以縣中糧倉如今堆滿了糧食。
“可。”
常知縣點點頭。
其實征調糧食這種事,韓楨本不需要過問他,但這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尊重。
強調兩人是合作關系,而非主仆。
畢竟,明面上縣城還是歸常知縣管轄。
韓楨順嘴提道:“對了,還有件事情要麻煩常知縣。”
“何事?”
“我有個小兄弟,在小王村閑不住,打算讓他跟在朱員外身邊學學如何經商。”
常知縣何等心思,立刻便明白他此舉的涵義,應允道:“伱且讓他進來。”
“谷菘!”
韓楨喚了一聲。
很快,書房門被推開。
谷菘邁步走了進來,行了一禮:“見過常知縣。”
上下打量了一眼,常知縣輕笑道:“確實是塊經商的好材料,稍后吾會和元辰打聲招呼。”
“多謝常知縣。”
谷菘道了聲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