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8【先當個胥吏】-《大宋潑皮》
第(1/3)頁
牛車緩緩停在府衙門前,兩名老儒各自帶著一個中年人下了車。
麻彥民與蘇文懷對視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小侄見過蘇公。”
“晚輩見過麻公。”
麻允迪與蘇家那位中年人,則恭恭敬敬地作揖問候。
這中年人乃是蘇文懷的次子,名喚蘇昭德。
雖是次子,但也已年過三旬。
府衙門前值差的皂吏,顯然認識麻彥民等人,上前道:“兩位員外前來何事?”
蘇文懷不敢托大,拱手道:“吾等尋縣長商談事宜,勞煩公差通報一聲。”
“兩位員外稍待。”
皂吏說罷,轉(zhuǎn)身走進府衙。
自韓楨入主益都之后,府衙大小胥吏一掃散漫之風。
無他,屠刀夠利。
前日里那十幾個官員的人頭,著實把他們嚇壞了。
況且,昨日韓楨又提出一系列改制措施,先是將胥吏的月俸翻了好幾倍,又整出末位淘汰制,能者上,庸者下。
以前嘛,胥吏不管干得怎么樣,都是一份鐵飯碗。
可現(xiàn)在不一樣了,若是表現(xiàn)不好,將會有被辭退的風險。
這讓胥吏們心頭升起一股緊迫感。
要知道,眼下提升待遇后,最低等的胥吏,月俸都有一千二百文,如都頭、押司這類則有三貫多錢。
哪怕不行敲詐勒索之事,都足夠讓一家五口老小吃飽飯,還能有所剩余。
更何況逢年過節(jié)還有福利,表現(xiàn)好還有額外賞賜。
如此優(yōu)厚的待遇,自然沒人愿意被辭退。
因此,府衙上下大大小小的胥吏都繃著一根弦,用心辦差,誰都不愿意當?shù)谝粋€被辭退的倒霉蛋。
此時,大堂之內(nèi),趙霆正在向韓楨匯報工作。
“府衙大小官員受縣長感召,紛紛自愿捐出名下田產(chǎn),盡些綿薄之力。”
趙霆說著,從袖兜里取出一份名單,雙手捧著呈上堂案。
瞥了眼堂案上的名單,韓楨似笑非笑道:“確定是自愿?”
聞言,趙霆面色肅然道:“千真萬確!”
韓楨拿起名單:“既然是他們的一片拳拳之心,那我也不好推辭,便收下了。回去告訴他們,這份情誼,我韓楨不會忘記。”
“下官這就去。”
趙霆拱了拱手,轉(zhuǎn)身離去。
他前腳剛走,劉宓便急匆匆地邁步進來。
劉宓開門見山道:“縣長,戶曹胥吏不夠用,能否再撥予下官一些人手?”
韓楨交予他的差事,乃是個大工程。
昨日忙碌了一天,劉宓發(fā)現(xiàn)想要靠自己以及戶曹那些個胥吏,還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完成。
況且,戶曹胥吏們平日里也有事情要做。
韓楨沉吟道:“最遲明日,便會有百名胥吏任你差遣。”
前夜他就已經(jīng)寫好了信,昨日一大早交予驛站送往臨淄縣。
算算時間,臨淄縣那邊的人,應該快到了。
臨淄縣的縣衙養(yǎng)了那么多胥吏,如今終于可以派上用場了。
往后,經(jīng)濟、政治以及軍事重心,都會慢慢往益都這邊偏移。
哪怕以后打下整個山東,益都郡的地位依舊不會改變。
青州乃是古九州之一,山東之咽喉,戰(zhàn)略要地。
只要占據(jù)青州,便能阻斷山東東西兩地,進可攻,退可守。
其次物產(chǎn)豐富,廣陵有鹽,臨朐有馬,千乘有鐵。
鹽、鐵、馬,有了這三樣東西,哪怕一時兵敗,也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