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9【好手段】-《大宋潑皮》
第(1/3)頁
王重開死得不冤!
一時間,麻彥民心中有些慶幸。
其實昨夜赴宴之時,他的心思同王重開一樣,篤定韓楨不敢殺自己。
唯一不同之處在于,他心里對趙宋存有怨氣。
所以,在韓楨的威逼利誘之下,才順水推舟答應了下來。
現在回過頭再看,他們的想法何其可笑。
只怕在邀請他們赴宴之時,韓楨心中便早已經打定了主意,若是不答應,便大開殺戒,將他們三家屠戮殆盡。
此刻麻彥民再看韓楨,目光已然變了。
先前就覺得他非池中之物,或可攪動風云,如今又得知韓楨準備收攏天下胥吏之心,麻彥民隱隱覺得,韓楨大勢將成。
自古造反者,唯有順應大勢,才能成就一番功業。
劉邦還軍灞上、約法三章,得盡關中父老民心。
劉邦被趕往巴蜀之后,關中父老無不懷念漢王。
李淵扶立楊侑、趁勢而為,才籠絡關隴門閥。
要知道,隋末十八路反王,六十四道煙塵,門閥出身的人,可不止李淵一人。
之所以能得天下,便是懂隱忍,順大勢。
在其他人迫不及待稱王稱帝之時,打出撥亂反正的旗號,扶立代王楊侑。
楊侑是誰?
楊廣的親孫子。
盡管所有人都知道楊侑只是個傀儡,可畢竟占著大義,因此才能順利得到關隴集團的支持。
如黃巢、朱溫這般不得大勢者,也只能逞一時之威風,終歸長久不了。
而現在,韓楨另辟蹊徑,繞過讀書人,從胥吏入手,亦是大勢。
只要韓楨起事之后,振臂一呼,喊出那句吾與胥吏共天下,只怕整個大宋上百萬胥吏會紛紛響應,打開城門,恭迎韓楨入城。
念及此處,麻彥邦目光閃動,開口道:“不知縣長今晚可得空閑?老拙略備薄酒,想請縣長一敘,好生感謝一番。”
老狐貍!
一旁的蘇文懷心中暗罵一聲。
麻彥邦什么心思,他豈能不知,他方才也是這般想法,只不過晚了一步,被這老匹夫搶先一步。
韓楨略微沉吟片刻,點頭道:“麻員外相邀,怎會沒有空閑。”
麻彥民心頭一喜,拱手道:“既如此,那老拙今晚便恭候縣長大駕!”
又恭維了幾句,見有官員來尋韓楨處理公務,麻彥民與蘇文懷紛紛告辭。
待出了府衙,蘇文懷似笑非笑道:“德氓兄真是好手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