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8【寶藏!】-《大宋潑皮》
第(3/3)頁
韓楨見狀,吩咐道:“老九,快馬加鞭去縣城里,花錢招一些抬肩輿的民夫。”
“末將遵命!”
老九應下后,翻身上馬,朝著縣城方向奔去。
不多時,老九便帶著一群民夫回來了。
所謂肩輿,又喚作滑桿,是一種高轎,即用兩根結實的長竹竿綁扎成擔架,中間架以竹片編成的躺椅或用繩索結成的坐兜,前垂腳踏板。
這種滑桿,在多山地區十分流行,比如蜀中。
麻舒窈將麻彥民攙扶著坐在滑桿上,隨后自己坐上另一個。
“出發!”
韓楨揮揮手,架馬出發。
寶藏埋藏的位置,位于縣城西南方向的一片深山之中。
走了大約十幾里路,便要進山了。
戰馬自然騎不了,韓楨翻身下馬,留下一名騎兵原地照看戰馬后,領著老九等人進了山。
麻彥民到底是老了,記憶力大不如前,加上許多年沒有來過這里,時常指錯路。
一行人在山中就這么兜兜轉轉,走走停停,一直到臨近傍晚,行至一片山谷時,麻彥民才終于找到位置。
“停下!”
麻彥民吩咐民夫們停下,顫顫巍巍地走下滑桿。
見狀,韓楨趕忙上前攙扶。
“你等在此警戒!”
交代老九一句后,韓楨與麻舒窈一左一右扶著麻彥民,朝著山谷深處走去。
這處地方,韓楨這個本地人都沒有來過。
只因傳聞這片大山之中,有大蟲盤踞。
細看之下,他發現整座山谷植物稀少,地面也比別處更為干燥。
察覺到他的異樣,麻彥民笑道:“據說當年劉誅為了藏錢,征召上萬民夫,將這片山谷犁了一遍,鋪上一米厚的石灰夯土,就是為了防止水汽過多,導致埋在地下的金銀銅錢被腐蝕。”
韓楨點了點頭。
前世時倒是聽說過,古人修建陵墓時,會在陵墓之上用石灰夯土,此舉就是為了保證陵墓不受雨水的侵蝕。
莫要小瞧石灰夯土,有些古墓歷經上千年,墓內內依舊能保持干燥,就是靠的上方那一層石灰夯土。
劉誅此舉,與修建陵墓有異曲同工之妙。
走了數百米,一處不起眼的墳包出現在視野中。
這處墳包已經只有不到半米高,墳頭上長滿了郁郁蔥蔥的青草。
麻彥民掙脫開兩人的攙扶,朝著墳包恭恭敬敬一拜,同時口中說道:“悠悠,這是先祖希夢公的墓,你也來拜一拜罷。”
聞言,麻舒窈一愣,訥訥地說道:“阿爺,麻家的祖墳不是在益都嗎?”
“那是后人立的衣冠冢。”
麻彥民解釋道:“希夢公當年捐出一半財寶,自覺有愧,對不起劉誅所托,死后便讓族人將其埋在了這里,幫劉誅看管剩下的一半財寶。”
“原來是這樣。”
麻舒窈恍然,隨后也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
出于禮節,韓楨拱了拱手,以表敬意。
看著眼前的墳包,麻彥民語氣感慨道:“希夢公,劉家已無后人,您在這守著,還有什么意義呢。這半份財寶,可害苦了我等后人。不肖子孫麻彥民,今日前來取走寶藏,也還我麻家一個清靜,請老祖宗見諒。”
說罷,他轉身朝著韓楨說道:“縣長,寶藏就埋在先祖墳墓后方。”
“這……”
韓楨挑了挑眉,遲疑道:“會不會太唐突了?”
到時候挖掘起來,就算避開了墳包,可到時候人多手雜,被踩上幾腳就不好了。
麻彥民擺擺手,毫不介意道:“百年光陰,早已塵歸塵,土歸土了。”
“到時挖掘時,我會讓工人注意些,避開墳墓。”
既然麻彥民這個后人都不在意,那韓楨自然也不會在意。
此時,落日漸漸西斜。
韓楨正準備攙扶著麻彥民回去,卻聽一旁的麻舒窈,發出一聲驚叫。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