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4【攢錢不如磨刀】-《大宋潑皮》
第(1/3)頁
翌日。
落日的余暉,染紅了天邊的云霞,形成大片大片的火燒云。
一輛車馬上,一名約莫七八歲的小女孩,將頭探出車窗。
似是看到了什么,小女娃稚嫩的臉上頓時露出驚奇之色,忍不住大呼小叫。
“阿爹,阿娘,到郡城了!”
聞言,袁鐵匠心頭一動,趕忙掀開車廂的麻布門簾。
只見官道盡頭,矗立著一座高大雄偉的巨城。
近十米高的城墻,竟一眼看到兩側的盡頭。
城門口,不斷有商隊和行人進進出出,好一幅繁鬧的景象。
袁工匠只覺心潮澎湃,忍不住感慨一聲:“到底是郡城,遠不是臨淄縣能比的。”
事實上,臨淄縣以前也闊過。
往前倒個七八百年,還沒有益都郡呢,臨淄才是青州,乃至整個山東的核心。
北齊天保七年,廢臨淄,建益都。
史書上這一句簡簡單單的‘廢臨淄,建益都’,可不僅僅只是修建一座城池,還將臨淄的經濟、文化、政治,以及最重要的人口,全部都遷到了益都。
一旁的婦人嘖嘖稱奇道:“這么大的城,要住多少人喲。”
“只怕不會少于十萬人。”
袁工匠到底是搞建筑的,憑借城池規模,便推斷出城中住戶的大致數量。
一旁的婦人忽然問道:“當家的,到了郡城之后,俺們住哪?俺可是聽說了,郡城的房子貴的很哩,外城一間小院都得好幾百貫錢。”
這段時日,袁工匠雖幫韓楨辦差,得了不少賞錢,零零總總加起來將近百貫。
放在臨淄縣是一筆不小的積蓄,但在郡城就有些不夠看了。
“這……”
袁工匠先是一愣,旋即遲疑道:“莫要擔心,縣長既然讓俺們來,應會安排的。”
以縣長的為人,既然把他叫來郡城,定然會安排妥當,總不至于讓他自己一家老小租房子住罷?
聞言,婦人點了點頭,心里安穩了一些。
這段時日的付出,讓韓楨成功在臨淄縣百姓的心中,樹立起了說一不二的守信形象。
信!
古人講信,也守信。
沒有所謂的契約約束,但每個人都下意識的遵守,哪怕只是口頭應下。
背信棄義者,不管是誰都會唾棄。
舉個例子,司馬懿。
歷史上篡逆之人有不少,王莽、楊堅、朱晃、郭威以及趙匡胤等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