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重陽日,鎖廳試!】-《大宋潑皮》
第(1/3)頁
九月初九。
重陽節。
這一日,整個郡城張燈結彩。
東西市子的商鋪,俱都在各自店門前擺上幾盆秋菊,供游人觀賞。
各個食肆與街邊小攤,上插剪彩小旗,售賣重陽糕,摻饤果實,如石榴子、栗子黃、銀杏、松子肉之類。又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于糕上,謂之‘獅蠻’。
據說在東京汴梁,惟開寶寺、仁王寺有獅子會,諸僧皆坐獅子上,作法事講說。
每一回獅子會,都引得無數百姓爭相圍觀。
畢竟獅子是外來的稀罕物,僧人坐在獅子上講經,著實噱頭十足。
不過這一盛會,近些年隨著宋徽宗崇道抑佛,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道教的大醮。
往年重陽,除了賞菊游街,品嘗重陽糕之外,郡城中的富商大戶會攜帶家眷,郊游登高,飲酒作樂。
但今年,卻鮮有人出城郊游。
一是年節不好,世道亂的很,山中多匪寇。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今日乃是鎖廳試科考之日。
在城中百姓眼中,這顯然就是韓楨治下的第一次科舉。
尤其是,參加科考之人,俱都是胥吏。
這為鎖廳試憑添了恁多噱頭。
青州貢院,朱紅色的大門緊閉。
幾十名身著紅黑相間制服的皂吏,手持水火棍,身子筆挺的矗立在貢院大門兩旁。
大門一側,司戶參軍王委中身著一席綠色官服,頭戴直角幞頭官帽,端坐于一張堂案后方。
四名戶曹胥吏,一字排開,站在王委中身后兩側。
一股肅穆的氣氛,撲面而來。
僅是這番架勢,比鄉試之時更加有排場,讓人心生敬畏。
參加鎖廳試的百名胥吏,靜靜站在貢院外,一個個繃著臉,神情緊張的等待入場。
更外圍的街道上,密密麻麻圍滿了前來圍觀的百姓與讀書人。
貢院對面的一間茶肆二樓,靠窗位置上,兩名身著儒袍,做文士打扮的女子,正探頭朝著窗下看去。
這二人正是林晚晴與李清照。
李清照那雙秋水般憂愁的眸子,緩緩掃過下方密密麻麻的人群,語氣感慨道:“此次鎖廳試的規格,遠超往年鄉試,青州好些年都沒有過這樣的盛舉了。”
一旁的林晚晴說道:“據悠悠說,往后想要當官,需得從胥吏做起,因此鎖廳試今后會成為常態哩?!?
李清照不由搖頭失笑:“你的這位東床呀,干得事情若是傳出去,定會被千夫所指,被天下讀書人視作生死大敵?!?
胥吏當官,這就是在刨讀書人的根。
但她又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天才般的計謀。
唯有如此,才能將與士大夫共天下的趙宋,撕開一道口子。
否則的話,在趙宋造反永遠不會成功。
無他,讀書人不支持!
而韓楨巧妙的繞過了讀書人,從胥吏入手。
讀書人的支持與否,重要嗎?
并不重要,胥吏同樣可以治理百姓。
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哪怕趙宋朝廷得知了,也束手無策。
因為趙宋不可能自掘墳墓,提高胥吏的地位,而那些既得利益的士大夫們,也絕不會同意。
所以,對趙宋來說,韓楨的陽謀,無解!
聞言,林晚晴忽地問道:“姐姐覺得他會成功么?”
自家這個女婿,干的終究是掉腦袋的大事,若成了還好,可若是敗了……
“這誰說的準?!?
李清照搖搖頭,苦笑道:“大宋如今風雨飄搖,外有強敵窺視,內有奸臣當道,百姓民不聊生,可謂是內憂外患,當今官家也是個不著調的。我只能說,此時是起事的好機會,但最終如何,全在他自己。妹妹當知,事在人為!”
說實話,她心里是不看好韓楨的。
俗話說的好,廋死的駱駝比馬大。
趙宋再怎么糜爛,畢竟底蘊擺在那里,河北之地,十萬西軍正在攆著高托山滿山跑。
各地禁軍俱在,短時間內,便能湊出百萬大軍。
但為了照顧閨蜜,她也只能撿些好聽的話說。
見閨蜜眉宇間依舊掛著憂愁,她繼續安慰道:“莫要多想,悠悠夫婿是個心思縝密之人,應當曉得未慮勝先慮敗的道理,想來已經安排好了退路。即便敗了,也可保你們性命無憂?!?
“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