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6【輿論戰】-《大宋潑皮》
第(1/3)頁
“梁方平跑了?”
韓楨神色怪異。
斥候點頭道:“沒錯,據仇都頭傳回的消息,梁方平未戰先逃,與辛興宗率領一萬步卒,外加三千騎兵連夜逃回禹城!”
老九撇嘴道:“竟被這廝歪打正著了。”
原本韓楨的計劃,是拿下張俊后,分兵攻占禹城,這根釘子扎在西軍后方,足以讓楊惟忠寢食難安。
同時,還可襲擾西軍后勤輜重部隊。
加上于軍鎮守界首鎮,阻斷東平、襲慶兩府入濟南府的通道,南方的糧草也很難運過去。
沒了糧草供應,西軍自會崩潰。
結果,沒成想梁方平這廝竟帶兵跑回了禹城。
歪打正著,攪亂了他的戰略意圖。
“縣長,雖戰略意圖被攪亂,但對我們而言,并非都是壞事。梁方平帶走了一萬步卒,以及僅有的三千騎兵,如今駐扎在歷城的西軍只有不到五萬,以及八九萬戰俘。”
張和眼中透著熾熱的戰意,語氣自信道:“如今魏都統已經拿下章丘,只待整頓好西軍戰俘,便可集合兵力,南下歷城與西軍主力決戰!”
聞言,韓楨陷入沉思。
其實在最初制定的計劃中,他并不想過早的與西軍主力決戰。
雙方實力相差不多的情況下,大規模軍團正面交戰,沒有那么多花里胡哨,拼的就是紀律性和士氣。
哪怕有火器在手,想要吞下西軍主力,韓楨也會付出慘重代價。
所以,最理想的情況,是盡可能拖延決戰時間,利用西軍糧草輜重補給為誘餌,迫使西軍與自己打小規模遭遇戰,盡可能的消滅西軍有生力量。
有斥候營的優勢,有重甲騎兵在手,又有火器這樣的大殺器,小規模遭遇戰,西軍沒有絲毫勝算。
待到西軍兵力和士氣消磨到一定程度后,再一鼓作氣,拿著西軍主力。
如此一來,能夠最大程度的保存實力。
畢竟,趙宋立國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底蘊深厚,可不止這十萬西軍,宋徽宗要是真急眼了,頃刻間便能在全國各地湊出幾十上百萬的軍隊。
真到了那時候,即便打退了西軍,手下也只剩三五千殘兵,如何能擋住幾十上百萬的大軍?
不過,戰爭就是這般波詭云譎,變幻莫測,哪里會按照最理想的情況進行。
若真是這樣,那還打個甚么仗,雙方將領直接在沙盤上互相推演,一決勝負就行了。
楊惟忠并非庸才,就算沒有梁方平來這么一出,他也會意識到禹城的重要性,從而派兵駐防。
小武見他沉默不語,提醒道:“縣長,若能將西軍拉到小規模遭遇戰中,自然是最好的。可是,黑山賊能否撐那么久,誰也說不準。一旦被西軍拿下歷城,立刻就能與禹城形成相望之勢,屆時戰局就會陷入僵持。”
韓楨深吸了口氣,點頭道:“你說得對,此戰不能拖!”
兵貴神速!
他們打的就是閃電戰,核心就在于一個快字!
在趙宋這臺國家機器徹底運轉之前,一舉奠定勝勢。
否則一旦慢下來,陷入持久戰,韓楨必輸無疑。
因為持久戰,比的就不僅僅只是軍隊戰力了,而是戰略縱深、人口總數、糧食產量、鐵礦、煤礦等戰略物資儲備。
趙宋軍隊死一個士兵,立刻就能強征來十個,百個。
集青、淄二洲的物力人力,如何能耗得過整個趙宋?
遼國都被宋國耗死了,西夏也快了,更遑論只有兩州之地的韓楨?
所以,韓楨一定要快。
在趙宋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擊潰西軍,拿下山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