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7【壞了,我成反賊了!】-《大宋潑皮》
第(2/3)頁
今個兒這是怎么了?
快步趕往前院,迎面便撞上另一波宣旨的中貴人。
“武德大夫劉錫接旨。”
“門下,天下之本……”
聽到圣旨開頭的門下二字,劉錫頓時心中一凜。
宋時承襲唐制,圣旨的制式相差無幾。
因為唐時,圣旨一般都由門下省審核頒行,所以唐時的圣旨開頭往往是“門下”兩字。
比如方才的旨意,開頭是“朕膺昊天之眷命”,這就表明圣旨是官家直接下發,往往是單純的封賞。
而一旦經由門下省頒行的圣旨,則更為正式,且涉及到重大人事調動。
果不其然,一番駢四儷六的華麗文藻之后,顯現主題。
“命劉錫任捧日軍左廂馬軍都指揮使,護送使節北上山東,著令即刻啟程,不得延誤!”
北……北上山東?
劉錫面色微微一變。
他就說怎會無緣無故的升官,原道是有如此危險的差遣等著自己。
如今的山東之地,乃是龍潭虎穴。
青州賊之悍勇,京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見劉錫愣在原地,中貴人催促道:“劉大夫,還不接旨?”
聞言,劉錫回過神,面容苦澀道:“臣……接旨!”
這一次,中貴人倒是沒索要賞賜,丟下一句話便匆匆離去:“劉大夫抓緊整軍,切莫延誤了時機。”
“唉!”
劉錫嘆了口氣,換上鎧甲,便直奔捧日軍軍營。
捧日軍那邊先一步接到旨意,四百俱甲騎兵整裝待發,只等劉錫到來。
不得不說,拋開戰力不談,捧日軍的儀態確實沒話說。
騎兵個個魁梧壯碩,身下的戰馬也高大俊朗,配上明晃晃的甲俱,端的是威武霸氣。
交接完畢后,劉錫率領四百騎兵直奔東門。
略微等待了片刻,使節車隊便來了。
李邦彥壓根就不想接著這個差事,但宋徽宗親自點名,而且催得急。
畢竟早一日北上和談,就早一日止戈罷兵。
否則以青州賊一路勢如破竹的氣勢,再拖上幾日,怕是都得打到開封府來了。
此次出使山東和談,由李邦彥全權主持,同時吳敏與白時中為副使,一同前往。
這二人乃是標準的蔡黨,吳敏還好一些,有才干,也存著文人的氣節。
蔡京因欣賞他的才華,想將女兒許配給他為妻,不過卻被吳敏一口回絕。
蔡京也不惱,對其喜愛不減,數次向宋徽宗推薦。
而白時中則完全以蔡京父子馬首是瞻,標準的門下走狗,靠著阿諛奉承,一路升官發財。
在四百捧日軍騎兵的護送下,使節車隊一路北上,直奔興仁府而去。
翌日下午。
李邦彥率領的使節隊,便進入興仁府,入駐濟陰郡管驛。
當晚,興仁府知府曾楙,在府衙設宴,宴請李邦彥等人。
劉錫坐在末席,面色怪異。
他一個正七品的武德大夫,何德何能與一群知府宰相同坐一桌飲宴。
便是他老子劉仲武,也不夠格。
但問題是,偏偏李邦彥還就把他帶上了。
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吳敏、白時中皆是人精,雖不了解的內情,但卻品出了一些味道,尤其是白時中,竟主動向劉錫敬酒。
這可讓劉錫受寵若驚,趕忙端著酒杯站起身:“使不得,使不得,該是下官給白相公敬酒才是。”
“無妨。”
白時中笑著擺擺手。
曾楙面露疑惑道:“不知李相此次前來,是為何事?”
李邦彥夾了一口菜,也不遮掩,答道:“本官此次北上山東,乃是奉陛下之命,與青州賊和談。”
聽到和談,曾楙眼中閃過一絲慶幸之色。
第(2/3)頁